<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孫的詩詞(529首)

    461 《書范景山先丈逸事》 宋·陳著

    朅來范公亭,聞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銘,逸事有來紀。
    如彼沙匯墳,實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誰計后不祀。

    462 《題東堂竹》 宋·陳著

    種來三世遠,一片綠猗猗。
    節直清自見,心虛高不知。
    寧求千畝富,足與七賢期。
    要得龍孫茂,封培無已時。

    463 《挽舒亦山少母鄒氏》 宋·陳著

    我與亦山連,因聞少母賢。
    順柔知自分,勤檢樂吾便。
    心積兒孫福,家修香火緣。
    平生庶無憾,此去坐青蓮。

    464 《侄阿鐘覓字與詩》 宋·姚勉

    阿鐘五歲已大奇,從我覓字與覓詩。
    栗梨不愛愛紙筆,此意豈是尋常兒。
    吟詩寫字非難事,字畫是心詩是志。
    器量充周志氣宏,勁筆雄辭皆極致。

    465 《送陳糾任滿歸》 宋·姚勉

    江西道院春風里,田里嘆愁聲不起。
    黃堂太守政如神,館閣掾官清似水。
    掾官皆清誰最優,寮中錄參陳太丘。
    奮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筆庸常流。

    466 《挽許秋浦》 宋·馬廷鸞

    歌騷讀盡遠游篇,淡日寒空引紼天。
    繞浦黃花秋易老,晚香留付子孫賢。

    467 《答趙心游與梭》 宋·馬廷鸞

    亦有猗那頌,從誰說象賢。
    振振麟趾族,煜煜錦袍仙。
    禮樂三雍對,神明百世傳。
    王孫何處隱,芳草自連天。

    468 《次李信州七十韻》 宋·華岳

    挺挺萬人杰,堂堂間世賢。
    胸中兵十萬,足下客三千。
    揚賦希三嘆,坡詩和百篇。
    錦囊華似袞,采筆大如椽。

    469 《太廟瑞芝頌》 宋·王炎

    宋紹天命,列圣重光。
    丕緒舄奕,施于無疆。
    少海日升,慶元五祀。
    淵默面南,格于天地。

    470 《戰掉丑奴兒》 元·馬鈺

    孫公副正居何處,紫極之宮。
    待客謙恭。
    高下相看動已躬。
    似張弓。
    勸賢早認真修煉,斡運靈宮。
    省可恭恭。
    錦箭如絲射寶躬。
    不須弓。

    471 《五靈妙仙 贈蓬瀛散人》 元·馬鈺

    愿賢增壽,算家豪散八。
    兒孫孝、盡皆奸黠。
    總超絕。
    效龐公許氏,全家頓悟,同登彼岸,長生路途清滑。

    472 《陶節婦詩》 明·袁凱

    維費榮敏,江夏啟封。
    何以世家,戶侯縣公。
    抑抑節婦,實維其孫。
    始由舊姻,遂此新婚。

    473 《寄劉八》 宋·陳藻

    六度封書向小孤,一度逢人寄書無。
    劉郎嗔我無短吟,素書百紙難論心。
    我愛劉郎可無詩,劉郎愛客還笞兒。
    我為父執倍其年,見我呼兄挾渠賢。

    474 《吾鄉有李明府其伯子襟懷夐然世表甘早知敬慕》 宋·陳藻

    廟食於莆李長者,變海為田散郊野。
    福宜孫子百千年,家甲三山總文雁。
    西需一位京朝郎,官雖示顯善聲場。
    伯曰孝純遵義方,潘安容貌心蒙莊。

    475 《賀楊樞密新建貢院三十韻》 宋·項安世

    楚囿七澤荒南云,三江五湖同吐吞。
    杞梓橘柚杶干柏,芷蘺椒桂蘼蘭蓀。
    天英地靈聚為人,魁壘詭異難具論。
    屈原離騷二十五,句句字字皆瑤琨。

    476 《題狄彥哲云溪隱居二首》 宋·項安世

    江漢兵余八十秋,后生誰及見前修。
    開元遺事無人說,正始諸賢何處求。
    此老尚堪矜式在,吾儕欲為子孫謀。
    不嗔拱立煩雞黍,時復敲門系小舟。

    477 《用韻為十九弟壽》 宋·項安世

    駟馬開華屋,祥羆降綺櫳。
    嬰襦斑似錦,五佩綠于蔥。
    好日逢重四,芳醪判一中。
    豐神春口柳,意氣雨天虹。

    478 《上皇子嘉王生辰詩三章》 宋·陳傅良

    兩宮頻燕喜,交舉萬年觴。
    會慶川方至,重明日未央。
    圣賢何繼世,孫子更宜王。
    聞說斯干夢,祥占近一陽。

    479 《連屋》 宋·章甫

    十年誦公詩,正自識孫楚。
    一日從公游,如入圖書府。
    登門跡已熟,入室心相予。
    及觀連屋處,益知用意苦。

    480 《雜興》 宋·張镃

    漢代嘉唐虞,欲以儒理國。
    公孫談治道,純駁互失得。
    廣大語尤害,開邊心莫極。
    無怪淮南謀,日夜憚汲直。
    東閣禮諸賢,脫粟自為食。
    俗公此自文,后世有真識。

    * 關于賢孫的詩詞 描寫賢孫的詩詞 帶有賢孫的詩詞 包含賢孫的古詩詞(5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