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地的詩詞(1426首)

    121 《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諸大僚》 唐·韋嗣立

    幽谷杜陵邊,風煙別幾年。
    偶來伊水曲,溪嶂覺依然。
    傍浦憐芳樹,尋崖愛綠泉。
    嶺云隨馬足,山鳥向人前。

    122 《奉酬韋祭酒偶游龍門北溪忽懷驪山別業因以言志…之作》 唐·魏奉古

    有美朝為貴,幽尋地自偏。
    踐臨伊水汭,想望灞池邊。
    是遇皆新賞,茲游若舊年。
    藤蘿隱路接,楊柳御溝聯。

    123 《餞許州宋司馬赴任》 唐·李乂

    展驥旌時杰,談雞美代賢。
    暫離仙掖務,追送近郊筵。
    地慘金商節,人康璧假田。
    從來昆友事,咸以佩刀傳。

    124 《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 唐·沈佺期

    家住東京里,身投南海西。
    風煙萬里隔,朝夕幾行啼。
    圣主謳歌洽,賢臣法令齊。
    忽聞銅柱使,走馬報金雞。

    125 《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燕應制》 唐·趙彥昭

    賢族唯題里,儒門但署鄉。
    何如表巖洞,宸翰發輝光。
    地在茲山曲,家臨郃水陽。
    六龍駐旌罕,四牡耀旂常。

    126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獻詩四首》 唐·鄭愔

    地軸樓居遠,天臺闕路賒。
    何如游帝宅,即此對仙家。
    座拂金壺電,池搖玉酒霞。
    無云秦漢隔,別訪武陵花。

    127 《奉和李右相賞會昌林亭》 唐·孫逖

    賢相初陪蹕,靈山本降神。
    作京雄近縣,開閣寵平津。
    地勝林亭好,時清宴賞頻。
    百泉縈草木,萬井布郊畛。
    德與春和盛,功將造化鄰。
    還嗤渭濱叟,歲晚獨垂綸。

    128 《酬諸公見過(時官未出,在輞川莊)》 唐·王維

    嗟予未喪,哀此孤生。
    屏居藍田,薄地躬耕。
    歲晏輸稅,以奉粢盛。

    129 《同盧拾遺過韋給事東山別業二十韻給事首春…不果斯諾》 唐·王維

    托身侍云陛,昧旦趨華軒。
    遂陪鹓鴻侶,霄漢同飛翻。
    君子垂惠顧,期我于田園。
    側聞景龍際,親降南面尊。

    130 《送友人歸山歌二首(離騷題作山中人)》 唐·王維

    山寂寂兮無人,又蒼蒼兮多木。
    群龍兮滿朝,君何為兮空谷。
    文寡和兮思深,道難知兮行獨。

    邊塞寫雪軍旅生活

    131 《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 唐·王維

    三賢異七賢,青眼慕青蓮。
    乞飯從香積,裁衣學水田。
    上人飛錫杖,檀越施金錢。
    趺坐檐前日,焚香竹下煙。
    寒空法云地,秋色凈居天。
    身逐因緣法,心過次第禪。
    不須愁日暮,自有一燈然。

    132 《游悟真寺(一作王縉詩)》 唐·王維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踏紅蓮。

    133 《哭祖六自虛(時年十八)》 唐·王維

    否極嘗聞泰,嗟君獨不然。
    憫兇才稚齒,羸疾主中年。
    馀力文章秀,生知禮樂全。
    翰留天帳覽,詞入帝宮傳。

    134 《游悟真寺》 唐·王縉

    聞道黃金地,仍開白玉田。
    擲山移巨石,咒嶺出飛泉。
    猛虎同三徑,愁猿學四禪。
    買香然綠桂,乞火蹈紅蓮。

    135 《龍門送裴侍御監五嶺選》 唐·李頎

    萬里番禺地,官人繼帝憂。
    君為柱下史,將命出東周。
    歇馬傍川路,張燈臨石樓。
    棱棱靜疏木,濞濞響寒流。

    136 《游茅山五首》 唐·儲光羲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
    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137 《陸著作挽歌》 唐·儲光羲

    世業江湖側,郊原休沐處。
    獨言五日歸,未道千秋去。
    鄉亭春水綠,昌閣寒光暮。
    昔為晝錦游,今成逝川路。

    138 《同王十三維偶然作十首》 唐·儲光羲

    仲夏日中時,草木看欲燋。
    田家惜工力,把鋤來東皋。
    顧望浮云陰,往往誤傷苗。
    歸來悲困極,兄嫂共相譊.

    139 《秦中初霽獻給事二首》 唐·儲光羲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
    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君子聳高駕,英聲邈今昔。
    鏘佩出中臺,彯纓入仙掖。

    140 《晚次東亭獻鄭州宋使君文》 唐·儲光羲

    自初賓上國,乃到鄒人鄉。
    曾點與曾子,俱升闕里堂。
    武皇恢大略,逸翮思寥廓。
    三居清憲臺,兩拜文昌閣。

    * 關于賢地的詩詞 描寫賢地的詩詞 帶有賢地的詩詞 包含賢地的古詩詞(14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