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哉堂的詩詞(127首)

    21 《來燕堂聊句》 宋·王珪

    賢侯謝郡歸,從游樂吾黨。
    林泉富余地,卜筑疏陳莽。
    是時春正中,來燕音下上。
    若賀大廈成,喜留眾賓賞。

    22 《懷遠堂》 宋·葉適

    祖后昔尊御,忠邪初混茫。
    诐行揚于庭,直詞招自旁。
    盡鋤新法穢,遠拯疲民康。
    白頭失路者,冠服煇以煌。

    23 《讀蕭何傳有感》 宋·張镃

    漢祖肇炎圖,三杰咸輔翼。
    功成及酬賞,相國獨第一。
    發蹤指示語,誰曰匪其實。
    焉知英主心,方謹操縱術。

    24 《冬行三首》 唐·盧仝

    蟲豸臘月皆在蟄,吾獨何乃勞其形。
    小大無由知天命,但怪守道不得寧。
    老母妻子一揮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25 《餞光祿兩張卿退居》 宋·呂溱

    江上筑臺遺世塵,堂上虛白見天真。
    丹心許國平生事,皓道還家自在身。
    水樹芬馨憐茝蕙,雪軒顏色愛松筠。
    清時解紱端榮佚,不獨賢哉詠古人。

    26 《題吳氏四賢堂》 宋·羅鑒

    敬齋一則話,傳自南軒翁。
    于湖金玉之,諸老歸下風。
    不使掌帝制,嗟哉吾道窮。
    遺像今偉然,吾敬司封公。

    27 《和史經》 宋·孫邦

    淵明遇佳趣,欲辯每忘言。
    道安對勝士,高論矜彌天。
    斯人已往不可得,悠悠俗駕徒爭先。
    夢尸夢穢了不悟,甯論擲足與裸顛。

    28 《至秀州贈錢端公安道并寄其弟惠山山人》 宋·蘇軾

    鴛鴦湖邊月如水,孤舟夜傍鴛鴦起。
    平明擊纜石橋亭,慚愧冒寒髯御史。
    結交最晚情獨厚,論心無數今有幾。
    寂寞抱關嘆蕭生,耆老執戟哀揚子。

    29 《題千秋觀懷賀亭》 宋·陸游

    河湟使典珥左貂,曲江相君謝不朝。
    宮中玉環狐作妖,黠虜旁窺心已驕。
    天維欲絕地軸搖,有識凜凜憂宗祧。
    賀公托言師松喬,黃冠徑歸侶漁樵,老馬立仗不自聊,去如鸞鳳沖煙霄。

    30 《題陳象賢竹素圖》 元·王冕

    君家竹素園,異彼□□谷。
    插架牙簽三萬軸,卷藏東觀吞天祿。
    ‘清風明月時往來,紅塵不墮香蕓堆。
    蝌蚪鳥跡一玉開,懷幽抱密真奇哉。

    31 《題通明堂》 宋·陳造

    世儒困墻面,窒外由蔽中。
    一理有朝澈,八窗自玲瓏。
    公無末俗病,人識古賢風。
    照物鑒絕塵,與世云行空。
    似聞虛白室,略與公心同。
    彼哉壞陂老,史語寧所蒙。
    吾知泚筆意,千載端為公。

    32 《次韻潁叟弟耕堂即事》 宋·蘇泂

    圣賢畏虛名,蠻貊有誠服。
    仕雖志溫飽,鮮不餒其腹。
    爾來讀書者,妄意天雨粟。
    東皋春一犁,往哉駕黃犢。

    33 《次韻端禮謝郭宰載酒相訪之什》 宋·李處權

    賢哉令尹出名胄,百里歌謠不容口。
    豈弟父母今信之,視民恐傷如足手,訟庭端可置雀羅,若網在綱無雜糅。
    萬頃之陂黃叔度,云夢何止吞八九。

    34 《悼吳居厚》 宋·喻良能

    學問從來著月評,慈恩何事欠題名。
    賢哉難老堂雖就,惜也陳情表未成。
    疇昔幾回同把酒,於今一涕獨沾纓。
    張公當日稱操履,江漢傷心晝夜傾。

    35 《至游堂二首》 宋·袁說友

    嗟哉予少年,學志如蒙泉。
    區區指漫血,未識方與賀。
    晚于方冊間,再拜予公先。
    琳瑯餐珠璣,意公真其仙。

    36 《詩三百三首》 唐·寒山

    凡讀我詩者,心中須護凈。
    慳貪繼日廉,諂曲登時正。
    驅遣除惡業,歸依受真性。
    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邊塞贊美將軍

    3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38 《魏公子列傳》 兩漢·司馬遷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母弟也。
    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
    是時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下軍,走芒卯。
    魏王及公子患之。

    初中文言文贊頌寫人傳記

    39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40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泬漻兮天高而氣清,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楚辭悲秋長詩

    * 關于賢哉堂的詩詞 描寫賢哉堂的詩詞 帶有賢哉堂的詩詞 包含賢哉堂的古詩詞(12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