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賢力的詩詞(712首)

    361 《上文潞公生日》 宋·張耒

    盛德元勛絕等倫,麟符虎節冠宗臣。
    靈椿上古身千載,一柱明堂力萬鈞。
    伐叛豹韜威尚凜,刊名金鼎鑄來新。
    風謠四海占賢相,笑詠山川是主人。

    362 《送翟公巽赴中書舍人》 宋·張耒

    韓筋柳骨世不聞,翟公筆力回千鈞。
    十年聲名滿四海,淮陽邂逅雙朱輪。
    老翁空疏亦何有,察公于我意甚真。
    高談亹亹云漢上,一掃阘茸如灰塵。

    363 《次韻晁元忠西歸十首》 宋·黃庭堅

    怨句識之推,商歌知甯戚。
    我占晁氏賢,乃在賦行役。
    同游羿彀中,儻免非爾力。
    滔滔今如此,去邦將安適。

    364 《和邢惇夫秋懷十首》 宋·黃庭堅

    謝公蘊風流,詩作鮑照語。
    絲蟲縈草紙,筆力挾風雨。
    萬里投諫書,石交化豺虎。
    世方用賢髦,先成泉下土。

    365 《武昌松風閣》 宋·黃庭堅

    依山筑閣見平川,夜闌箕斗插屋椽。
    我來名之意適然。
    老松魁梧數百年,斧斤所赦今參天。
    風鳴媧皇五十弦,洗耳不須菩薩泉。

    366 《奉和公擇舅氏送呂道人研長韻》 宋·黃庭堅

    奉身玉壺冰,立朝朱絲弦。
    妙質寄郢匠,素心乃林泉。
    力耕不罪歲,嘉谷有逢年。
    校書天祿閣,蓺竹老風煙。

    367 《次韻答張沙河》 宋·黃庭堅

    張侯堂堂身八尺,老大無機如漢陰。
    猛摩虎牙取吞噬,自嘆日月不照臨。
    策名日已污軒冕,逃去未必焚山林。
    我評君才甚高妙,孤竹截管空桑琴。

    368 《次韻答宗汝為初夏見寄》 宋·黃庭堅

    宮蛙無時休,不知憂復樂。
    夕暉半規黃,冉冉納暮壑。
    鳥棲松隕花,風下竹解籜。
    南箕與北斗,磊磊貫纓絡。

    369 《次韻和魏主簿》 宋·黃庭堅

    梅藥觸人意,繞枝三四旋。
    玄冥與之笑,青帝不爭權。
    簾晚壽陽醉,云深姑射眠。
    愁蛾英半落,嬌靨菡初圓。

    370 《次韻孔四著作早行》 宋·黃庭堅

    棄置鋤犁就車馬,從來計出古人下。
    塵埃好在三尺桐,不疑萬世期子野。
    明經使者著書郎,風雨乘馹忘夙夜。
    回車過門問無恙,何意深巷勤長者。

    371 《送章德遠教官自湘湖歸慈湖》 元·王冕

    我生不想圖凌煙,草衣曲肱牛背眠。
    早看紅日出海底,夜看素月懸中天。
    陰陽推蕩幾昏曉,長嘯狂歌不知老。
    清泉白石自愉怡,那信人間宦途好。

    372 《司徒工開府韓國富公挽辭四首》 宋·司馬光

    天佑休明祚,時生俊杰臣。
    賢科首多士,宰府澤生民。
    煥爛三臺正,沖融四海春。
    欲知甄冶力,試問白頭人。

    373 《子厚先生哀辭》 宋·司馬光

    先生負材氣,弱冠游窮邊。
    麻衣揖鉅公,決策期萬全。
    謂言叛羌背,會可執而鞭。
    意趣小參差,萬金莫留連。

    374 《酬胡侍講先生見寄》 宋·司馬光

    后王命天官,考績弊群吏。
    屬曹省閥閱,專職米監事。
    賤生偶承之,竊祿聊自庇。
    才力困不逮,慘慘日憂惴。

    375 《答劉邍父賀龐公惠炭》 宋·司馬光

    東郭先生履半穿,御冬深愧主人賢。
    應憐道上雪欲積,意使爐中灰復然。
    麹蘗暗添寒酒力,圖書共免濕薪煙。
    茅齋斗似饒光彩,客至何憂膽后天。

    376 《和王秀才以光始自陜右游山歸復登少室為詩見》 宋·司馬光

    瘦馬飄搖屢往還,疲勞專為訪名山。
    須知筋力行將老,漸恐峰巒不可攀。
    蠟屐早能尋勝概,彈冠悔更落塵寰,幸依賢者為東道,大得逍遙水石間。

    377 《新遷書齋頗為清曠偶書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宋·司馬光

    長夏暑候濁,云火高巑岏。
    豈徒肌骨煩,木卷川流乾。
    新居得南齋,楹檻稍虛寬。
    森羅對草樹,曉暮清陰寒,

    378 《偶書》 宋·歐陽修

    吾見陶靖節,愛酒又愛閑。
    二者人所欲,不問愚與賢。
    柰何古今人,遂此樂尤難。
    飲酒或時有,得閑何鮮焉。

    379 《答朱寀捕蝗詩》 宋·歐陽修

    捕蝗之術世所非,欲究此語興於誰。
    或云豐兇歲有數,天孽未可人力支。
    或言蝗多不易捕,驅民入野踐其畦。
    因之奸吏恣貪擾,戶到頭歛無一遺。

    380 《和圣俞李侯家鴨腳子》 宋·歐陽修

    鴨腳生江南,名實未相浮。
    絳囊因入貢,銀杏貴中州。
    致遠有余力,好奇自賢侯。
    因令江上根,結實夷門秋。

    * 關于賢力的詩詞 描寫賢力的詩詞 帶有賢力的詩詞 包含賢力的古詩詞(7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