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貝闕的詩詞(109首)
82
《荷珠》 宋·林景熙
霞衣蔥佩來珊珊,水晶之宮綠玉盤。
誰與馮夷作戲劇,貝闕驅入神瓢翻。
又疑罷織蛟人泣,碧漥融作水銀汗。
圓或為璧方為珪,寒光晃漾不可拾。
83
《臨邛道士招魂歌》 宋·艾性夫
錦襪生塵脫紅玉,瓊蟾夜抱金娥哭。
芙蓉露瘦寒花鈿,鳷鵲樓空冷銀燭。
輕鸞小鳳橫紫簫,彩云密漾青霞綃。
桂心沁入鎖子骨,蕊宮貝闕天都遙。
84
《雪后赴徐氏燕集》 宋·李處權
已雪猶陰更逆風,斜川略彴斷行蹤。
瑤臺貝闕三千丈,玉樹瓊林一萬重。
學子經時無載酒,鄰僧過午未鳴鐘。
華筵此地成賓主,孔翠屏深琥珀濃。
86
《觀潮行》 宋·釋寶曇
八月十八錢塘時,潮頭攪海雷怒飛。
更遭風日薄於紙,海山數點青依依。
爛銀斜侵云鬢腳,生綃直下鮫人機。
玉龍宛轉一千丈,臥噀殘雪吹人衣。
87
《有美一人行》 宋·釋文珦
有美一人閑且都,天然自與常人殊。
奔逸絕塵遺步趨,宛在大海之東隅。
珠宮貝闕非凡居,鮫綃被體云霞裾。
朝乘一鶴暮雙鳧,往來圓嶠仍方壺。
88
《廬山太平宮一首》 宋·王阮
貝闕岧嶢不可攀,遙分絳節下人間。
起元立道幾千歲,擇勝棲神第一山。
膏雨應時豐綠野,真風與世養朱顏。
山前老叟非仙骨,悵望丹崖蘚篆斑。
92
《元日早朝》 唐·耿湋
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遠珂時接韻,攢炬偶成花。
紫貝為高闕,黃龍建大牙。
參差萬戟合,左右八貂斜。
93
《送區弘南歸》 唐·韓愈
穆昔南征軍不歸,蟲沙猿鶴伏以飛。
洶洶洞庭莽翠微,九疑镵天荒是非。
野有象犀水貝璣,分散百寶人士稀。
98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99
《送梵才上人歸天臺》 宋·徐舜俞
芳袍麟殿賜蒲茸,道勝年來請謁慵。
貝葉罷翻雙鳳闕,石房歸掩五芝峰。
朝賢遠乞裁詩稿,海客爭傳出定容。
后代何人續僧史,好將安遠比高從。
* 關于貝闕的詩詞 描寫貝闕的詩詞 帶有貝闕的詩詞 包含貝闕的古詩詞(10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