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象似的詩詞(425首)
402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蟄梭未飛,肌膚不把。
老虎似衰,眼力猶威。
頭須霜雪塢,舌頰風雷機。
氣爽秋高河漢闊,霽寒夜永斗牛輝。
陰陽爻象,天地范圍。
借伴來也,相逢庶幾。
403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一竅虛通,八面玲瓏。
無象無私春入律,不留不礙月行空。
清凈寶目功德臂,遍身何似通身是。
現前手眼顯全機,大用縱橫何諱忌。
404
《禪人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身心廓如,手段卷舒。
似華作蜜,如井覷驢。
外不痕兮空印普應,中無象兮道環常虛。
亡機孤坐兮自不為礙,把臂同行兮誰敢相疏。
405
《與觀禪者》 宋·釋正覺
豁凈虛通入覺場,體前一段本來光。
孤禪恰恰如擔板,默照明明似面墻。
秋光蘆華兩岸雪,夜寒桂月一船霜。
迢迢象外行歸路,雁字低低正夕陽。
406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一拽石,二般土,發機須是千鈞弩。
象骨老師曾輥毬,爭似禾山解打鼓。
報君知,莫莽鹵,甜者甜兮苦者苦。
407
《詠赪桐花》 宋·舒岳祥
朱草文明瑞,茲花上品朱。
巧{嗟口換王}紅象珥,闊制紫云襦。
麗奪炎精盛,名沾御賜珠。
且貪顏色好,鶴頂似他無。
408
《緣識》 宋·宋太宗
紫檀金線槽偏蹙,撥弄朱弦敲冰玉。
指法從來天下聞,翻成盡入升平曲。
傳之世上五音足,希夷道聽化民俗。
盤龍面對壓鰲頭,玄微風散萬般流。
409
《緣識》 宋·宋太宗
妙手彈琴無向束,知之修煉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歸,弦頭制度相催促。
左手抑揚禁淫邪,右手徘徊堪瞻矚。
法於天,象於地,
410
《緣識》 宋·宋太宗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
411
《緣識》 宋·宋太宗
玄珠玄珠存今古,總在眼前無一睹。
圓似明珠照十方,或來或去寒無雨。
本是真,玄中圣,天仙地仙收不盡。
412
《緣識》 宋·宋太宗
淳化四年立春節,喜遇韶光看白雪。
祥云景象一時呈,凝情靄郁比難說。
人心丕變顏容別,樂天順敘皆胥悅。
土牛擊后便駈耕,萬物從茲萌芽發。
413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含元得一本真宗,誤者平論總是空。
萬象都來皆備數,千言譬諭了然通。
才高俊彥優堪賞,竊祿偷安有異同。
唯愿他心如似我,不教陷惡罪身中。
41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猶龍景象駕翔鸞,道在虛無天地間。
一二合將歸大禮,五千言外不開關。
儀形眇邈難相類,圣跡希夷語默閑。
昔日西游如似夢,化胡異域卻應還。
415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得一便須休,真空象外求。
昭然寬世界,幻化似浮樞,秘隱玄中理,幽深事莫投。
天涯無畔岸,寶月順波流。
418
《和諸君觀畫鬼拔河》 宋·蘇頌
關中古有拔河戲,傳聞始盛隋唐世。
長絙百尺人兩朋,遞以勇力相牽制。
芳華樂府務夸大,黎園公卿謾輕肆。
拔山扛鼎烏足矜,引繩排根非勝事。
419
《尤生說字》 宋·王洋
正名百物與神謀,禍福無門亦自求。
君獨何心分象數,筆端無復見生牛。
探心取意陳前修,一字或可談封侯。
逆知喜怒容點頭,攻君乃是操君矛。
謠書失腳似可笑,雜今雜古近同調。
乃知人事亦天然,吾心或者司化權。
420
《又和新字》 宋·王洋
清秋移象緯,皎月一更新。
巖桂陪賓席,黃花似故人。
詩參工部正,道入醉鄉醇。
遙指靈山下,長衫賽社神。
* 關于象似的詩詞 描寫象似的詩詞 帶有象似的詩詞 包含象似的古詩詞(42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