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豆子的詩詞(373首)
221
《梅市暮歸》 宋·陸游
老境惟閉門,不與事物接。
時逢佳山水,尚復快登涉。
山程策子蹇,水泛搖短楫。
今茲稅駕地,佳事喜稠疊。
222
《題尊信齋》 宋·陸游
於虖孔孟何其卓,如天日月地海岳。
正令舉世皆楊墨,邪正豈復勞商搉?雖然此道久橫流,執熱其誰不思濯?魯鄒遺書世皆讀,要以尊信為善學。
吾友希真蓋其人,不肯俛首為齷齪。
羹藜飯豆欲老矣,功雖未竟志則愨。
224
《入建平界二首》 宋·楊萬里
漂水南頭接建平,丫頭兒子便勤耕。
疏麻大豆已前輩,蕎麥晚菘初後生。
席卷千山為一囿,天憐春種賜秋成。
不如老圃今真個,樊子何曾透圣扃。
225
《過宜福橋》 宋·楊萬里
水鄉澤國最輸農,無旱無乾只有豐。
碧豆密爭桑蔭底,綠荷雜出稻花中。
是田是沼渾難辨,何地何村不一同。
若遣明年無種子,卻愁閑殺雨和風。
226
《順祀詩》 宋·宋祁
孰順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謙讓,詔群臣其議。
惟章獻、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229
《登高》 宋·張耒
懷不展兮居無聊,默誶語兮浩長謠。
寫我心兮登彼高,陟萬仞兮捫九霄。
命清風兮披浮云,瞰四荒兮視天垠。
大海蕩潏兮潛龍鯤,吐吞日月兮制明昏。
230
《臨河道中》 宋·黃庭堅
村南村北禾黍黃,穿林入塢岐路長。
據鞍夢歸在親側,弟妹婦女笑兩廂。
甥侄跳梁暮堂下,惟我小女始扶床。
屋頭撲棗爛盈(左豆右斗),嬉戲歡爭挽衣裳。
231
《還家呈伯氏》 宋·黃庭堅
去日櫻桃初破花,歸來著子如紅豆。
四時驅迫少須臾,兩鬢飄零成老丑。
永懷往在江南日,原上急難風雨後。
私田苦薄王稅多,諸弟號寒諸妹瘦。
233
《王圣涂二亭歌》 宋·黃庭堅
營丘之下,有宅有田。
梨棗兮觴豆,耘耔兮為年。
鶪棲塒兮羊豕在牧,課兒子兮蓺松菊。
炙背兮墻東,夢覆舟兮濤且風。
234
《木之彬彬》 宋·黃庭堅
木之彬彬,非取異於人。
可宮室則斬則伐,可籩豆則捋則擷。
草之茸茸,非求顯於世。
中芻牧則刈則鉏,中醫和則剝則枯。
235
《送醇父歸蔡》 宋·黃庭堅
北風飄飄天作惡,枯木已無葉可落。
寒溪濺濺聲迫人,歲聿云莫慘不樂。
此時陳子乃棄我,歸將索綯亟乘屋。
吾室尚潭潭,留君欲晤談。
236
《耕讀軒》 元·王冕
路逢誰家子?背手牽黃犢。
犁鋤負在肩,牛角書一束。
輒耕且吟誦,息陰坐喬木。
南山豆苗肥,東皋雨新足。
237
《瞻彼南山》 宋·司馬光
瞻彼南山,有梌有棠,維葉牂牂。
君子之燕,籩豆洋洋,鼎俎將將。
百羞阜昌,上下樂康,邦家之光。
君子萬年,撫有四荒,受祿無疆。
239
《漁家傲·四月園林春去後》 宋·歐陽修
四月園林春去後。
深深密幄陰初茂。
折得花枝猶在手。
香滿袖。
葉間梅子青如豆。
風雨時時添氣候。
成行新筍霜筠厚。
題就送春詩幾首。
聊對酒。
櫻桃色照銀盤溜。
* 關于豆子的詩詞 描寫豆子的詩詞 帶有豆子的詩詞 包含豆子的古詩詞(37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