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谷應聲的詩詞(215首)
161
《華景洞》 宋·呂愿中
斯洞名華景,累累乳石懸。
虛崖疑月窟,絕頂瞰江湍。
巖底金仙寺,峰頭玉井蓮。
地形居眾外,氣象偉無前。
164
《吏隱堂為鄭參議題》 宋·張祈
平時谷口馳聲名,只今朝市心如水。
司馬政成方外趣,官事莫能相料理。
公堂卜筑在人境,鐘阜孱顏是吾里。
瑤林瓊樹風塵外,白雪陽春談笑里。
165
《哭先師樗隱先生》 明·管訥
先生姓劉,名儼,字敬思,錢塘人。
痛哭劉夫子,如今隔九泉。
感恩惟我在,卓行許誰宣。
漢向猶今系,梁訏復后賢。
166
《游泰山》 明·黃哲
今年初出承明班,折腰從政青徐間。
神州二月新雨霽,我來萬里觀名山。
名山岱泰連云上,鄒嶧徂徠郁相望。
晨霞仿佛見丹崖,旭日瞳矇射青嶂。
167
《登太倉衛樓》 明·陸容
炎歊何可避,爽塏自應尋。
樓閣新兵衛,觀游愜士林。
月同年在未,日遇望前壬。
地勢環江海,星纏右昴參。
169
《下嶺樵歌》 明·許繼
石磴緣蒼蒼,負薪下層峭。
歌聲相應發,山木閃殘照。
近驚幽谷響,遠答清猿嘯。
欸乃江上音,煙波豈同調。
172
《百步洪二首(并敘)》 宋·蘇軾
王定國訪余于彭城,一日棹小舟,與顏長道攜盼、英、卿三子游泗水,北上圣女山,南下百步洪,吹笛飲酒,乘月而歸。
余時以事不得往,夜著羽衣,佇立于黃樓上,相視而笑,以為李太白死,世間無此樂三百余年矣。
定國既去逾月,復與參寥師放舟洪下,追懷曩游,以為陳跡,喟然而嘆。
故作二詩,一以遺參寥,一以寄定國,且示顏長道、舒堯文邀同賦云。
173
《我所思寄黃吉甫》 宋·王安石
我所思兮在彭蠡,一奩寒晶徑千里。
天低紺滑風靜止,月澹星渟尤可喜。
亦復可憐波浪起,琉璃崩嵌涌顛絫。
萬斛之舟簸一葦,超邑越都如歷指。
174
《再賦流觴亭》 宋·秦觀
仙山游觀甲寰瀛,不比人間自雨亭。
歌斷瑤池云杳杳,酒行金谷水泠泠。
珠簾卷雨驚秋近,羅襪凌波笑客醒。
月下佩環聲更好,應容揮塵伴公聽。
178
《冬夜聞雁有感》 宋·陸游
從軍昔戍南山邊,傳烽直照東駱谷。
軍中罷戰壯士閑,細草平郊恣馳逐。
洮州駿馬金絡頭,梁州球場日打球。
玉杯傳酒和鹿血,女真降虜彈箜篌。
179
《聽崇德君鼓琴》 宋·黃庭堅
月明江靜寂寥中,大家斂袂撫孤桐。
古人已矣古樂在,彷佛雅頌之遺風。
妙手不易得,善聽良獨難。
猶如優曇華,時一出世間。
180
《題青田山房》 元·王冕
青田劉處士,瀟灑好山房。
夜月移花磴,春云動石床。
書聲通遠谷,琴響應清商。
我欲相依住,臨流筑草堂。
* 關于谷應聲的詩詞 描寫谷應聲的詩詞 帶有谷應聲的詩詞 包含谷應聲的古詩詞(21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