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譚論的詩詞(40首)
22
《思蜀》 宋·陸游
譚侯才氣敵文園,日日銀鞍畫戟門。
奇句入神聞鬼泣,巨觥如海看鯨吞。
一官胄監能令死,萬里銘旌忍更論。
湖上秋來頻入夢,憑誰詞翰與招魂?
23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25
《與方稚川》 宋·黃公度
南來厭見跕飛蔦,之子相逢意凜然。
未用天涯歡淪落,要知幕府盛才賢。
清譚霏屑論交地,疊鼓喧江送別筵。
帆腹漸肥人漸遠,離愁長在夕陽邊。
26
《贈子發》 宋·吳則禮
金銅仙人辭漢歌,近時作者嗟誰何。
王侯之種合瑰詭,君復鼻高胸塊磊。
著身丘壑謝幼輿,此事端憐卿輩無。
口譚名理腳穿屐,手捉毛錐家四壁。
27
《贈送行六子》 宋·陳造
北風獵獵吹行舟,客子坎止今乘流。
汀洲立鷺仍飛鷗,定應笑我當退休。
一貧所驅不自由,表表六子古與儔。
知我此意不見羞,送行兩舍未轉頭。
28
《贈趙排岸兼簡汪尉》 宋·陳造
二年挽眉簿書俗,分無足音到空谷。
趙侯縹緲塵外人,肯艤歸舟問幽獨。
冰壺炯炯當九秋,巖電熠熠懸雙目。
小家樽俎解咄嗟,卷褥或能營酒肉。
29
《別趙文卿明府》 宋·陳造
人品推君第一流,論文向我肯綢繆。
日從紅粉追譚笑,家置青編紀唱酬。
轉首各乘鳧背去,幾時同作鳳城游。
臨風莫道書難寄,旅雁飛還是便郵。
30
《再次韻呈章守》 宋·陳造
吾儒交賀得宗師,片善盱衡置百非。
小駐鋒車宣室召,時觀譚麈頖宮揮。
詩壇已許公馀論,鄰燭何曾靳寸輝。
此意急須箋阿袞,不因魚稻久忘歸。
31
《送赴省七子》 宋·陳造
憶昔涂抹鬢未秋,著書初不緣窮愁。
交契往往第一流,愛且助之恩意周。
翳桑盤飯驚浪舟,如輠轂需膏油。
疾需妙劑寒需裘,李郝硯席初綢繆。
32
《云巖曉》 宋·陳造
深堂清話紅燈續,不減前人參白足。
譚禪論詩仆為僵,更啖芋魁分茗粥。
賦租正爾憂闕供,安得繼日笑語同。
他年渭北仍江東,雁書定復嗟乖逢。
33
《次韻寄汪教授二首》 宋·陳造
客路何人起病懷,論交今得謫仙才。
每當玉麈玄譚勝,不問銅壺漏箭催。
魯泮舊常烹瓠葉,廣平聊復賦江梅。
揆予儻可陪英軌,莫向詩筒靳往回。
37
《題黃子正易軒》 宋·陳藻
買屋移居在已歷年,北偏破漏更新椽。
忽於瓦下得易字,鑄在小刀殊駭然。
主人懽喜檢玉篇,易也音揚飛也箋。
儒生例作飛揚想,符瑞壯之心蠲對。
38
《前有一尊酒行》 宋·張镃
霖雨半月今夕晴,風堂人稀燈燭明。
涼蟲咽咽傍墻竹,聽久但促孤愁生。
愁生欲伏誰驅遣,渾汗翠液玻瓈軟。
五斗一石非所長,興來亦覺滄溟淺。
40
《送章發運楶》 宋·李復
鄉農不寓兵,經費半非古。
天下雖無事,禁虣必備武。
浚郊開王畿,屹然根本固。
鉤陳擁帝居,百萬環貔虎。
* 關于譚論的詩詞 描寫譚論的詩詞 帶有譚論的詩詞 包含譚論的古詩詞(4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