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謫仙吟的詩詞(100首)

    61 《追和元微之春馀遺興示王覺民》 宋·王之道

    物態有榮悴,時令互消長。
    墮身名利場,魚鳥在羅綱,豈無金屈卮,聽此石方鄉。
    殘花日晴陰,落絮風下上。

    62 《席上走筆贈別李子先》 宋·強至

    醉魄吟魂李謫仙,風流未絕驗家傳。
    詞源直欲傾三峽,飲量真疑漏百川。
    幾寸燭花催餞席,數程柳絮撲歸鞭。
    別愁袞袞無由說,吏部先尋甕底眠。

    63 《送范君武》 宋·強至

    謫仙放蕩來江東,醉吟三見江花紅。
    吳兒聚觀玉勒駿,越女一笑金錢空。
    筆端靈文落彩鳳,席上古氣舒長虹。
    飄然又趁白云北,別語有盡情無窮。

    64 《戲贈孫師尹》 宋·強至

    是非不到酒樽邊,樗散誰呼小謫仙。
    天上浮查空有路,人間種秫獨無田。
    花明綠野吟毫禿,月近青樓飲帽偏。
    姓字未勞金簡記,圣經方倚大儒傳。

    65 《子安提舉二首》 宋·鄧肅

    征鼓驅人夜發船,別來無處寫憂煎。
    高吟自答{口幽}嚶嘯,旅食時開郁屈筵。
    君去青天才尺五,我今白發已三千。
    何當卻飲南湖月,顛倒衣裳舞謫仙。

    66 《和人木犀》 宋·虞儔

    月娥一笑抵千金,玉粟枝頭點綴深。
    莫怪謫仙猶未賞,卻因犬子喜相尋。
    溥溥白露新秋色,楚楚黃裳翠雨襟。
    高興已辜紅袖飲,何心相伴白頭吟。

    67 《賓從集藕花堂分韻得園字二十韻》 宋·劉學箕

    流金爍石火燎燔,何地泄此畏暑袢。
    草堂幸有茆三間,冷浸十畝泉有源。
    泉音琮琤下空山,金石戛擊聲潺湲。
    太華峰頭十丈蓮,吾儂玉井親移根。

    68 《蘇文忠潘墨詩帖贊》 宋·岳珂

    懷絕世之清音,嘆媸妍之難諶。
    慨丸墨之未改,挹古人而寄心。
    褐黯黯以如漆,笏瑯瑯而抵金。
    貯冰壺其自如,渺一塵這弗侵。

    69 《五月七日乞池州添倅得請》 宋·項安世

    群玉峰前罷校書,九華山下試題輿。
    三年飽共鉛黃語,一日去從朱墨居。
    秋浦謫仙臨賦后,齊山小杜醉吟馀。
    薄才漸愧風流地,繭紙新抄雪不如。

    70 《次吳壽翁溪園韶寄題》 宋·艾性夫

    營營誰肯臥滄洲,喜有高人此枕流。
    得水最多知地勝,種花無數欲春留。
    圖傳笠澤三分畫,夢繞黃淤十里秋。
    料得江楓吟未了,載詩應汗謫仙牛。

    71 《內闔錢公寵惠高麗扇以梅州大紙報之仍賦詩》 宋·孔武仲

    昨夜秋風來戶庭,殘燈閃滅微涼生。
    得公團扇未及用,掛向空堂神骨清。
    但將遠趣醒耳目,不獨暑月排歊蒸。
    慚當厚意無以報,前詩空說玖與瓊。

    72 《次韻陶幾道觀洪積仁詩編》 宋·陳棣

    令尹韜潛藏六龜,逸韻長憂兒輩知。
    剡藤敲水琢玉板,月兔脫潁供毛錐。
    冥搜豈但夢春草,招隱昔嘗吟桂枝。
    江山駿奔來筆下,疑有神助非人為。

    73 《和樞上人評詩》 宋·陳宓

    贈我古錦囊,詩卷若筍束。
    吟頭久不掉,邂逅適我欲。
    刺眼訝龍蛇,遠意追鴻鵠。
    陋語固自愧,高詞敢虛辱。

    74 《和柯東海梅花之什》 宋·陳宓

    誰將鉛粉比清真,天賦殊姿秀色勻。
    只許謫仙為酒友,應呼衛玠作塵人。
    懸燈不減秋冬雪,入盞先俘隔歲春。
    堪笑古今同一白,詩人吟著總凝神。

    75 《遡蛺詩》 宋·鄧深

    臚言峽山天下奇,欲觀愁隔三千里。
    常恐因循孤此興,非假夤緣那得至。
    偶逢月湖起仕宦,正指夔門愁凋敝。
    忻然謂我便登陸陟。

    76 《送滕玉霄張元樸管押地理書入都》 宋·方回

    滕侯酒酣宇宙窄,長嘯詩成鬼神泣。
    謫仙后身今李白,一錦宮袍猶未得。
    張侯乃翁官鼎軸,蕓香家藏百萬牘。
    朝窗夜檠吟不足,政須天下書遍讀。

    77 《垂虹亭秋日遺興》 宋·宋無

    滿袖玉皇香案煙,彩霓背上俯晴川。
    紅黃霜樹珊瑚海,黑白云花玳瑁天。
    玄圃空離樓十二,丹墀罷對字三年。
    吟豪醉蘸吳江水,寫與騎鯨李謫仙。

    78 《送參議李器之》 宋·喻良能

    人間今北海,天上謫仙人。
    雄論堪醫國,新詩可泣神。
    搖毫云落紙,揮麈坐生春。
    蕓閣登吟慣,綾衾入直頻。

    79 《琵琶行/琵琶引》 唐·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
    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
    遂命酒,使快彈數曲。

    唐詩三百首高中古詩樂府寫人憤懣

    80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 關于謫仙吟的詩詞 描寫謫仙吟的詩詞 帶有謫仙吟的詩詞 包含謫仙吟的古詩詞(1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