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得三元饣迅飯名,大宛聞說有仙卿。分泉過屋舂青稻,拂霧彯衣折紫莖,蒸處不教雙鶴見,服來唯怕五云生。草堂空坐無饑色,時把金津漱一聲。
相從聊罷致書郵,情寄詩筒早晚休。顧我未忘童子好,評君還向古人求。緗奩啟處云英馥,石鼎煎來雪浪浮。多謝徐卿分顧渚,報之瓊玖兩相收。
一丸道士曾投藥,七碗先生亦愛茶。服久有時輕俗骨,味新應早摘靈芽。病軀自健遺藤杖,睡眼全醒耐燭花。可是兼饒詩力壯,芙蓉幕里句堪嘉。
王孫筆自徐州派,戲為詩翁寫渭川。眼底疏枝欹密葉,靜含寒雨暝蒼煙。
龍孫裊裊初辭籜,鳳尾娟娟擬受風。疏影向人翩欲舞,夢殘依約月庭空。
君家聚古無不有,不腆敝器何足奇。兩首新詩愧虛辱,恨無郜鼎為君移。
贈君劍川八卦鼎,一餅清泉終日然。凈幾明窗讀周易,妙香時炷不論錢。
手披欲究百家編,奴婢年來識鄭玄。顧我幸多千卷富,念君未有一經全。詩書心醉不容醒,父子筆耕期有年。此但古人糟粕耳,更須從此悟真筌。
書種傳來直到今,讀書幾似孝標淫。欲君終就九經庫,與子平分一片心。更向漆園窮妙旨,何殊清廟奏遺音。中郎書籍付王粲,想得知余此意深。
向子識損益,揚雄愛清靜。我行蕭灘上,二宅駕輒命。而于酬唱中,又得胡安豐。詩作文選體,字有眉山蹤。
寶刀切寒玉,解作環無端。連蜷虹貫日,晶潤晴生煙。帝省岷嶓下,冠佩人閒閒。乃飭坤之靈,效貢窮山淵。
人心之精微,未動孰為判。邪正介然形,君子小人斷。熙熙大雅歌,洋洋關雎亂。或覘時安樂,或識世屯難。
飛下云閒玉箸書,忽如夢覺揖梅癯。古來髓脈今誰識,稱得山中老餓夫。
廣寒春雪不能融,留得仙娥素手巾。白玉加香差可比,冰清乏潤遠難同。休將姹女涂丹臉,宜為儒生沃寸衷。多謝王公情不薄,筠籃特赤故人東。
君道本公平,何嘗分彼此。總只在人心,渾然皆天理。推原賦予初,所鍾均粹美。賢愚同一轍,所行無意軌。
每愛前山似畫圖,興來蕭散豈能無。幽人著屐全忘懶,野老關門不可呼。夕照暉暉明遠水,春風莽莽著平蕪。晴來已喜兒能賦,軟腳仍煩送一壺。
遠寄奇鑰紫玉形,寒翁歡喜飲鐫銘。茅峰道士傅茶訣,林屋山人送水經。崖瀑松風添瑟縮,地鈁槐火共青熒。矮瓶未罄長免健,且傍云根飽茯苓。
五采斕斑好毛羽,金沙石礫映毰毸。我無御史西臺望,安用一雙鸂鶒來。
夫君遺我菊浮屠,分得清香供讀書。突兀便高三數尺,層層畫影綠扶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