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謀助的詩詞(77首)

    61 《次韻邵旸叔秋日懷歸》 宋·李彌遜

    天將物色助詩鳴,秋入吟肩句倍清。
    欲為鱸專修故事,喜聞鴻雁寄先聲。
    脫身鞅掌謀須早,過眼紛華夢已成。
    它日柴桑許同社,為君漉酒具南烹。

    62 《挽錢省干》 宋·吳芾

    高義由來擅月評,壯年銳志立功名。
    助平逆黨謀先定,謾罵兇酋色不驚。
    赤幘蹉跎憐晚景,青云騰踏負平生。
    只應余應鐘蘭玉,桂籍傳芳奕世榮。

    63 《送周元特侍郎守宣城》 宋·仲并

    西風迎公來,東風送公去。
    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
    無酒對公傾,有懷為公賦。
    夫子文武資,亦復廓廟具。

    64 《送王恭父倉部知洋州》 宋·樓鑰

    天清無云秋氣明,好風叢桂傳芳馨。
    乃於此時送君行,江空目短難為情。
    蚤從兩川馳大名,眉宇瑩徹春壺冰。
    語輒傾倒心地平,大篇小篇韶鈞鳴。

    65 《代書寄內弟耐翁總干》 宋·樓鑰

    我昔生外家,半世猶相依。
    至今連墻居,日日相聞知。
    諸表如群從,休戚真同之。
    耐翁生而秀,愛惜從兒時。

    66 《趙資政建三層樓中層藏書》 宋·樓鑰

    危樓杰立潭府雄,仰望驚瞿何穹窿。
    擎以八柱真良工,恍如木天移海東。
    扶欄三級橫復縱,八窗交映光玲瓏。
    更上一層迥不同,歷覽萬象俱空濛。

    67 《它山堰》 宋·樓鑰

    它山堰頭足奇觀,百萬雷霆聲不斷。
    誰把并州快剪刀,平剪波瀾成兩段。
    四明山深水源遠,眾壑會谿長漫汗。
    滔天狂潦不少留,瀉入長江勢奔竄。

    68 《次韻酬宋伯潛三首》 宋·廖行之

    百拙無堪不自強,身謀猶得學黃香。
    青衫良助君衣彩,圓鑿何嫌我枘方。
    舊雨故人相得甚,浮云蒼狗可憐忙。
    從君更許聞詩律,喚醒風騷起夜郎。

    69 《賀府尹董侍郎落成貢院》 宋·程公許

    縱壑潛蛟變化秋,岷精表瑞協助人謀。
    萬間指顧璇杓運,千柱它窿玉斧修。
    小度鳳樓心匠巧,快看蟻陣戰功收。
    向來三策天人學,盍為諸生一點頭。

    70 《嘉熙四年九月奉詔改明年元為淳佑閏十二月降》 宋·岳珂

    我生淳熙間,今復見淳佑。
    粵從發覆額,及此已衰耇。
    恭惟孝皇圣,是時方在宥。
    兩宮俱萬年,薄海同一候。

    71 《山居感舊百韻》 宋·岳珂

    昔在淳熙日,中興最盛年。
    身逢千載運,眼見五朝天。
    楚甸當澄按,岷江極泝沿。
    經途俱極險,問字始能言。

    72 《送劉無競克遜司門赴召三首》 宋·王邁

    上了朱轓最,催還白玉京。
    兄憐子由別,母勸器之行。
    醫國言須切,謀身策尚平。
    友朋空愛助,君自有權衡。

    73 《傅山父攜示曾玉堂和余韻答之》 宋·李曾伯

    誰傳新語到邊州,來自鑾坡最緊頭。
    句法自成臺閣樣,交盟猶為友朋謀。
    憶征西府勞清夢,望上東門想貴游。
    何似天風輕借助,放教歸老釣魚舟。

    74 《王伯厚和予墻字韻因用其韻記五月八日同飲池》 宋·晁公溯

    羅人工詞賦,作者司馬揚。
    其聲中律呂,今有房中章。
    顧嘗評筆力,蓋可補詩亡。
    追思每嘆息,浩歌徒慨慷。

    75 《送薛宗孺通理并州》 宋·蘇頌

    河東望族衣冠盛,漢署潛郎閥閱優。
    久擅才名宜治劇,又分朝寄去監州。
    民風近古藩房肅,邊候無塵戍役休。
    元帥正求賢者佐,得君應喜助咨謀。

    76 《累年告老恩旨未俞詔領祠宮遂還鄉闬燕間無事》 宋·蘇頌

    我昔就學初,齠童齒未齔。
    嚴親念癡狂,小藝誘愚鈍。
    始時授章句,次第教篇韻。
    蒙泉企層瀾,覆簣期九仞。

    77 《韓簿之常山送行一首》 宋·蘇籀

    蒼隼卑飛亦將擊,素琴不擬貴高張。
    勾稽俛首親朱墨,甘旨役心謀稻粱。
    吏干能稱追伯仲,朝端近例寘周行。
    題名塔廟經坊市,俯瞷煙云越澗岡。

    * 關于謀助的詩詞 描寫謀助的詩詞 帶有謀助的詩詞 包含謀助的古詩詞(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