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談功的詩詞(446首)

    121 《水調歌頭》 宋·徐明仲

    宗社中興佐,廊廟黑頭公。
    故家喬木,十年風虎會云龍。
    三鎮上流藩翰,千里北門符鑰,何許在民功。
    刀劍還牛犢,饑饉化登豐。

    秋天寫景

    122 《念奴嬌》 宋·趙師律

    鏡天露洗,蕩仁風,滿縣正開桃李。
    無訟堂深晴畫永,簾卷鵝山濃翠。
    吏散棠陰,鳥啼花用,簫鼓弦歌地。
    印封碧蘇,笑談無限清致。

    123 《念奴嬌(暮春壽太守)》 宋·趙師律

    楚天春晚,盡替了,殘紅點成層碧。
    蝴蝶蜂兒嬌未足,舞破游絲千盡。
    一夜風高,滿天清露,冷浸瓊樓徹。
    遮鸞繞鳳,使君不是凡骨。

    124 《臨江仙》 宋·鄭元秀

    解事西風真可意,秋聲不到堯蓂。
    尚余莢十分清。
    知君當此際,清夢應長庚。
    道骨仙風元不老,天開鶴算龜齡。
    更看寶帶換紅鞓。
    拂衣辭筦庫,談笑取功名。

    125 《水調歌頭(壽張運使)》 宋·蔣思恭

    紫府制金鑰,銀漢夜乘槎。
    老仙暫駐幢節,來佐玉皇家。
    翠發朱顏好在,肘后有方醫國,寶鼎養丹砂。
    談笑功名了,身退飯胡麻。

    126 《望海潮》 宋·張藻

    露零金井,塵清玉宇,雙蓂呈瑞新秋。
    佳氣郁蔥,祥煙繚繞,玉門初誕風流。
    賓客競回眸。
    慶虎頭食肉,燕頷封侯。

    春天寫景惜春懷人

    127 《沁園春(壽賈丞相)》 宋·姚勉

    章武中興,淮蔡欲平,晉公已生。
    信天生英杰,正為國計,擎天著柱,要自支撐。
    萬里長江,古稱天險,去歲里風濤忽震驚。
    公談笑,把云腥霓翳,一日都清。

    128 《滿庭芳》 宋·熊禾

    斗轉旋霄,梧飄金井,洞天秋氣方新。
    幔亭仙子,飛佩下瑤京。
    霞袂霓裳縹緲,冰肌瑩、月作精神。
    云璈動,瓊仙歌舞,共慶捧瑤觥。

    129 《賀新郎(代壽東屏)》 宋·詠槐

    綠長階蓂九。
    近黃鐘、薰晴愛日,漸添宮繡。
    乾鵲檐頭聲聲喜,催與東屏祝壽。
    怪一點、星明南斗。

    宋詞三百首春天寫景女子閨思

    130 《滿江紅(壽太守·四月三十)》 宋·梁大年

    九十炎光,又過了、三分之一。
    記當年光際,誕生良弼。
    崧岳降神鐘秀氣,孕成間世真英杰。
    妙文章、拾芥立功名,誰能敵。

    131 《壺中天(壽丘樞密)》 宋·程必

    日躔東井,正輪囷桂影,十分光潔。
    火令方中符國運,天與非常英杰。
    犖犖平生,眼空宇宙,綠發千尋雪。
    笑談一鎮,單于底事心懾。

    秋天植物憂憤

    132 《寶鼎現(壽李端明)》 宋·程必

    綠楊欲舞,紅杏微笑,春工漸侈。
    試僂指、自從嘉定,數到寶慶□□里。
    無一歲、不書年大有,問元功誰燮理。
    □□□、于變雍熙,如此自當千歲。

    追憶思鄉傷懷感慨

    133 《滿江紅·拂拭殘碑》 明·文征明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
    慨當初,倚飛何重,后來何酷。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
    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詠史懷古豪放

    134 《送王郎》 宋·黃庭堅

    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贈君以黟川點漆之墨,送君以陽關墮淚之聲。
    酒澆胸次之磊塊,菊制短世之頹齡。
    墨以傳萬古文章之印,歌以寫一家兄弟之情。

    送別贊美寫人勸慰

    135 《蘇秦以連橫說秦》 先秦·佚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
    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
    愿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古文觀止故事寫人

    136 《梓人傳》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觀止寫人故事寓理

    137 《辨奸論》 宋·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古文觀止議論

    138 《與陳伯之書》 南北朝·丘遲

    遲頓首陳將軍足下:無恙,幸甚,幸甚!將軍勇冠三軍,才為世出,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昔因機變化,遭遇明主,立功立事,開國稱孤。
    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何其壯也!如何一旦為奔亡之虜,聞鳴鏑而股戰,對穹廬以屈膝,又何劣邪!尋君去就之際,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沈迷猖蹶,以至于此。
    圣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推赤心于天下,安反側于萬物。
    將軍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談也。

    書信

    139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4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談功的詩詞 描寫談功的詩詞 帶有談功的詩詞 包含談功的古詩詞(44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