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諂惑的詩詞(11首)
1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荒》 唐·元結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國,故為《至荒》
之詩一章三韻十二句)
國有世謨,仁信勤歟。
王實惛荒,終亡此乎。
焉有力恣諂惑,而不亡其國?嗚呼亡王,忍為此心!
敢正亡王,永為世箴。
2
《二風詩·亂風詩五篇·至荒》 唐·元結
(古有荒王,忘戒慎道,以逸豫失國,故為《至荒》
之詩一章三韻十二句)
國有世謨,仁信勤歟。
王實惛荒,終亡此乎。
焉有力恣諂惑,而不亡其國?嗚呼亡王,忍為此心!
敢正亡王,永為世箴。
6
《獄中上梁王書》 兩漢·鄒陽
臣聞忠無不報,信不見疑,臣常以為然,徒虛語耳。
昔荊軻慕燕丹之義,白虹貫日,太子畏之;衛先生為秦畫長平之事,太白食昴,昭王疑之。
夫精變天地而信不諭兩主,豈不哀哉!今臣盡忠竭誠,畢議愿知,左右不明,卒從吏訊,為世所疑。
是使荊軻、衛先生復起,而燕、秦不寤也。
7
《待漏院記》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歲功成者,何謂也?四時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氣矣。
圣人不言而百姓親、萬邦寧者,何謂也?三公論道,六卿分職,張其教矣。
是知君逸于上,臣勞于下,法乎天也。
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可數也,是不獨有其德,亦皆務于勤耳,況夙興夜寐,以事一人。
1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 關于諂惑的詩詞 描寫諂惑的詩詞 帶有諂惑的詩詞 包含諂惑的古詩詞(1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