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說的詩詞(398首)
343
《國香》 宋·張炎
鶯柳煙堤。
記未吟青子,曾比紅兒。
嫻嬌弄春微透,鬟翠雙垂。
不道留仙不住,便無夢、吹到南枝。
344
《西湖竹枝歌九首》 元·楊維楨
蘇小門前花滿株,蘇公堤上女當壚。
南官北使須到此,江南西湖天下無。
鹿頭湖船唱郝郎,船頭不宿野鴛鴦。
為郎歌舞為郎死,不惜珍珠成斗量家住城西新婦磯,勸君不唱縷金衣。
345
《詩贈寧王》 明·唐寅
信口吟成四韻詩,自家計較說和誰?
白頭也好簪花朵,明月難將照酒厄。
得一日閑無量福,作千年調笑人癡;
是非滿日紛紛事,問我如何總不知?
346
《聞鄰船吹笛》 明·楊基
江空月寒江露白,何人船頭夜吹笛?參差楚調轉吳音,定
是江南遠行客。
江南萬里不歸家,笛里分明說鬢華。
已分折殘堤上柳,莫教吹落隴頭花。
347
《聽老京妓宜時秀歌慢曲》 明·楊基
春云陰陰圍繡幄,梨花風緊羅衣薄。
白頭官妓近前歌,一曲才終淚先落。
收淚從容說姓名,十三歌學郭芳卿。
先皇最愛芳卿唱,五鳳樓前樂太平。
348
《送川僧玘上人歸雪竇》 宋·強至
釋子群群蹈一轍,類能恐誘鼓師說。
彼上人者劍外來,獨許清吟調風月。
就我乞詩歸甬東,三叩賓階通刺謁。
何時腰下解瓶盂,巖竇應逢先臘雪。
349
《挽鄭文昌》 宋·吳泳
何代無豪杰,惟公氣獨剛。
束身同絞紷,遺訓辟緇黃。
定力老逾壯,英魂凜不忘。
蜀名省科調,猶說鄭文昌。
351
《和蔡伯世韻二首》 宋·馮時行
中郎風調世間無,敢謂明時德不孤。
掃地焚香詩得計,曲肱飲水道如愚。
寄書只說游山好,臨老都緣學佛癯。
白帝一來真漫浪,時人無用便題輿。
353
《和叔夏海棠次東坡韻》 宋·胡寅
久矣心灰形槁木,有爛錦衾誰與獨。
殷勤調護得繁枝,抹黛施朱盡凡俗。
池上靚妝開曉鏡,露晞嬌潤離湯谷。
佳人得意矜絕代,陋彼牽蘿補茅屋。
355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360
《送新姜與葺芷》 宋·鄭清之
仲尼胡不徹姜食,損智深譏藏戲劇。
將以愚民豈其然,半山失喜為動色。
拗執誰解鐫此老,一時鑿說契角臆。
我疑諗之神農書,增壯胃腑良有力。
* 關于調說的詩詞 描寫調說的詩詞 帶有調說的詩詞 包含調說的古詩詞(39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