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調燭的詩詞(253首)
122
《風流子》 宋·賀鑄
何處最難忘。
方豪健,放樂五云鄉。
彩筆賦詩,禁池芳草,香韉調馬,輦路垂楊。
綺筵上,扇偎歌黛淺,汗浥舞羅香。
寫鳥感恩
123
《驀山溪》 宋·晁補之
金樽玉酒,佳味名仙檜。
恐是九龍泉,堪一飲、霜毛卻翠。
何須說此,只但飲陶陶,燈光底,百花春,自是仙家地。
星郎早貴,慣見風流事。
126
《如夢令》 宋·毛滂
深苑重調弦管。
不覺銀臺燭短。
相對有金波,天畔杯中都滿。
人遠。
人遠。
醉倚闌干玉冷。
128
《生查子》 宋·周紫芝
清歌憶去年,共唱秦樓曲。
門外月橫波,帳里人如玉。
秋風吹彩云,夢斷驚難續。
別調不堪聞,紅淚銷殘燭。
129
《滿庭芳》 宋·趙佶
芳詞來上,因俯同其韻以賜。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為開臨御端門。
暖風搖曳,香氣靄輕氛。
十萬鉤陳燦錦,鈞臺外、羅綺繽紛。
130
《踏莎行》 宋·王以寧
位正三槐,光生九族。
人間一夢黃粱熟。
邇來荊楚地行仙,卜居深在延原北。
笑問從前,誰調玉燭。
當筵鮑老那能曲。
山中飲酒是生涯,欲歸未果成煩促。
寫雪寫景喜愛
131
《鵲橋仙》 宋·張元干
靚妝艷態,嬌波流盼,雙靨橫渦半笑。
尊前燭畔粉生光,更低唱、新翻轉調。
花房結子,冰枝清瘦。
醉倚香濃寒峭。
雛鶯新囀上林聲,驚夢斷、池塘春草。
135
《醉蓬來(同前)》 宋·趙磻老
聽都人歌詠,便啟金甌,再登元老。
山色溪聲,與春風齊到。
補袞工夫,望梅心緒,見丹青重好。
鵲噪晴空,燈迎誕節,槐堂歡笑。
137
《鷓鴣天》 宋·石孝友
玉燭調元黍律均。
迎長嘉節屬芳辰。
云如惜雨鉤牽雪,梅不禁風漏泄春。
天意好,物華新。
偷閑贏取酒邊身。
太平朝野都無事,且與鶯花作主人。
138
《還京樂》 宋·方千里
歲華慣,每到和風麗日歡再理。
為妙歌新調,粲然一曲,千金輕費。
記夜闌沈醉。
更衣換酒珠璣委。
139
《鵲橋仙(庚申生日)》 宋·劉克莊
香蕓辟蠹,青藜燭閣,天上寶書萬軸。
前回讀得未精詳,更罰走、一遭重讀。
松風如故,丹爐如故,坐閱人間陵谷。
回頭調戲竊桃兒,且寧耐、等他桃熟。
* 關于調燭的詩詞 描寫調燭的詩詞 帶有調燭的詩詞 包含調燭的古詩詞(253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