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調動的詩詞(463首)

    281 《滿庭芳(壽劉參議七月二十日)》 宋·方岳

    秋入西郊,律調夷則,韓堂風露清涼。
    洞天昨夜,響動玉玎榼。
    朱戶銀镮放鑰,長庚夢、應誕星郎。
    垂弧旦,蓂飛五莢,簪履共稱觴。

    宋詞精選悼亡

    282 《滿庭芳(壽劉參議七月二十日)》 宋·方岳

    秋入西郊,律調夷則,韓堂風露清涼。
    洞天昨夜,響動玉玎榼。
    朱戶銀镮放鑰,長庚夢、應誕星郎。
    垂弧旦,蓂飛五莢,簪履共稱觴。

    283 《醉蓬萊(壽越帥謝恕齊)》 宋·陳允平

    正槐龍欲老,影動朱門,薰風簾卷。
    竹外人清,聽秋聲將轉。
    夢草池塘,種蘭庭砌,爽氣生葵扇。
    香染黃扉,律調翠簡,賞音清宴。

    284 《齊天樂(蟬)》 宋·周密

    槐薰忽送清商怨,依稀正聞還歇。
    故苑愁深,危弦調苦,前夢蛻痕枯葉。
    傷情念別。
    是幾度斜陽,幾回殘月。

    285 《喜遷鶯(暮春)》 宋·蔣捷

    游絲纖弱。
    謾著意絆春,春難憑托。
    水暖成紋,云晴生影,雙燕又窺簾幕。
    露添牡丹新艷,風擺秋千閑索。

    女子惜春

    286 《洞仙歌(柳)》 宋·蔣捷

    枝枝葉葉,受東風調弄。
    便是鶯穿也微動。
    自鵝黃千縷,數到飛綿,閑無事,誰管將春迎送。
    輕柔心性在,教得游人,酒舞花吟恣狂縱。

    287 《踏莎行(詠湯)》 宋·張炎

    瑤草收香,琪花采汞。
    冰輪碾處芳塵動。
    竹爐湯暖火初紅,玉纖調罷歌聲送。
    麾去茶經,襲藏酒頌。
    一杯清味佳賓共。
    從來采藥得長生,藍橋休被瓊漿弄。

    農村生活抒情壯志難酬

    288 《黃鶴引》 宋·方資

    予生浙東,世業農。
    總角失所天,稍從里闬儒者游。
    年十八,婺以充貢。
    凡八至禮部,始得一青衫。

    宋詞精選離別惜別友情

    289 《黃鶴引》 宋·方資

    予生浙東,世業農。
    總角失所天,稍從里闬儒者游。
    年十八,婺以充貢。
    凡八至禮部,始得一青衫。

    柳樹留戀感懷時光

    290 《畫錦堂(牡丹)》 宋·黃載

    麗景融晴,浮光起晝,玉妃信意尋春。
    一笑酒杯翻手,滿地祥云。
    寶臺艷蹙文綃帕,郎宮嬌舞郁金裙。
    嫣然處,況是生香微濕,膩臉馀醺。

    豪放詠史感慨

    291 《西江月》 宋·蕭廷之

    調雙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
    鼎爐汞走黑鉛飛。
    從此恐君喪志。
    須共真師細論,無令妄動輕馬。
    幽微玄妙最深機。
    言語仍須避忌。

    孤獨思鄉春節

    292 《西江月》 宋·蕭廷之

    調雙火工非小,差殊只在毫厘。
    鼎爐汞走黑鉛飛。
    從此恐君喪志。
    須共真師細論,無令妄動輕馬。
    幽微玄妙最深機。
    言語仍須避忌。

    293 《萬年歡(壽喬丞相)》 宋·厲寺正

    恭審特進樞使大丞相國公先生神鐘維岳,帝賚肖巖。
    方蓂開第一葉之初,正椿衍八千歲之始,眷隆神極,福被海隅。
    某夙荷陶镕,倍增喜抃。
    效動一樂闋,寄調萬年歡。

    294 《滿江南(用吳淵吳潛二公韻)》 宋·王淮

    踏遍江南,予豈為、解衣推食。
    謾贏得、煙波短棹,月樓長笛。
    看劍功名心已死,積薪涕淚今誰滴。
    想中原、一望一傷情,英雄客。

    295 《送楊寘序》 宋·歐陽修

    予嘗有幽憂之疾,退而閑居,不能治也。
    既而學琴于友人孫道滋,受宮聲數引,久而樂之,不知其疾之在體也。
    夫疾,生乎憂者也。
    藥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聲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

    古文觀止送別序文

    296 《九章》 先秦·屈原

    惜誦
    惜誦以致愍兮,發憤以抒情。
    所作忠而言之兮,指蒼天以為正。
    令五帝使折中兮,戒六神與向服。

    楚辭抒懷

    297 《大招》 先秦·屈原

    青春受謝,白日昭只。
    春氣奮發,萬物遽只。
    冥凌浹行,魂無逃只。
    魂魄歸來!無遠遙只。

    楚辭

    298 《七諫》 兩漢·東方朔

    初放
    平生于國兮,長于原野。
    言語訥譅兮,又無彊輔。
    淺智褊能兮,聞見又寡。

    楚辭

    299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300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 關于調動的詩詞 描寫調動的詩詞 帶有調動的詩詞 包含調動的古詩詞(46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