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誰堂的詩詞(2328首)
522
《盧姬篇》 唐·崔顥
盧姬少小魏王家,綠鬢紅唇桃李花。
魏王綺樓十二重,水晶簾箔繡芙蓉。
白玉欄干金作柱,樓上朝朝學歌舞。
523
《贈盧八象》 唐·崔顥
客從巴水渡,傳爾溯行舟。
是日風波霽,高堂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綠水向荊州。
不作書相問,誰能慰別愁。
524
《謁張果先生》 唐·李頎
先生谷神者,甲子焉能計。
自說軒轅師,于今幾千歲。
寓游城郭里,浪跡希夷際。
應物云無心,逢時舟不系。
525
《絕纓歌》 唐·李頎
楚王宴客章華臺,章華美人善歌舞。
玉顏艷艷空相向,滿堂目成不得語。
紅燭滅,芳酒闌,羅衣半醉春夜寒,
528
《出豐縣界寄韓明府》 唐·劉長卿
回首古原上,未能辭舊鄉。
西風收暮雨,隱隱分芒碭。
賢友此為邑,令名滿徐方。
音容想在眼,暫若升琴堂。
疲馬顧春草,行人看夕陽。
自非傳尺素,誰為論中腸。
536
《搗衣篇》 唐·李白
閨里佳人年十馀,顰蛾對影恨離居。
忽逢江上春歸燕,銜得云中尺素書。
玉手開緘長嘆息,狂夫猶戍交河北。
538
《扶風豪士歌》 唐·李白
洛陽三月飛胡沙,洛陽城中人怨嗟。
天津流水波赤血,白骨相撐如亂麻。
我亦東奔向吳國,浮云四塞道路賒。
東方日出啼早鴉,城門人開掃落花。
抒情
540
《贈別從甥高五》 唐·李白
魚目高泰山,不如一玙璠.賢甥即明月,聲價動天門。
能成吾宅相,不減魏陽元。
自顧寡籌略,功名安所存。
五木思一擲,如繩系窮猿。
* 關于誰堂的詩詞 描寫誰堂的詩詞 帶有誰堂的詩詞 包含誰堂的古詩詞(232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