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讀若的詩詞(576首)

    121 《良月十六日以祈晴宿齋郊壇寺僧拉登梅巖讀高》 宋·程公許

    祝冊頌九重,郊丘以晴禱。
    小臣職駿奔,單車倦涂潦,崇阜逾巘崿,層壇敷千藁右興念經始,面勢若天造。

    122 《夜讀杜詩四十韻》 宋·蘇泂

    夜讀老杜詩,如對老杜面。
    此翁歷艱難,往往詩中見。
    曩吾游川蜀,所恨年數淺。
    草堂聞無人,正在成都縣。

    123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去非前日在端平,我以為兄不敢名,若使去非觀此疏,須饒幼學作難兄。

    124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佞夫茍幾糞甘嘗,余子危言襲故常。
    若使秉彝猶未滅,也須泚顙細思量。

    125 《讀王伯大都承奏疏》 宋·王邁

    聒耳喧啾厭畢逋,朝陽忍聽鳳凰孤。
    朝廷若貶饒州老,我亦甘心拜尹洙。

    126 《讀坡詩》 宋·王邁

    先生詩筆覷天巧,國中往往無曹鮑。
    一讀快如檄愈頭,抓癢底用麻姑爪。
    千古詞林有若人,誰復庸中夸佼佼。
    當年浪落見丹心,懸知世道終難拗。

    127 《讀蘇武李陵司馬遷傳》 宋·華岳

    河梁一別子卿歸,刪后無詩始有詩。
    若把李陵從反漢,馬遷膏鼎亦何辭。

    128 《讀張子房傳》 宋·華岳

    鐵鍾一擊忤強秦,賞令千金無處尋。
    若使董孤當直筆,又將誰作弒君人。

    129 《讀東坡玉糝詩因成一絕續去年芋莖羹后寄丘林》 宋·陳藻

    味有酥陀出自天,芋成玉糝卻同然。
    此羹若使東坡見,尤怪枯莖化得偏。

    130 《讀韓文詩》 宋·釋智圓

    女媧鏈五石,能補青天缺。
    共工觸不周,能令地維絕。
    楊孟既云沒,儒風幾殘滅。
    妖辭惑常聽,淫文蠹石說。

    131 《讀史》 宋·釋智圓

    我愛包胥哭,一哭救楚國。
    事君盡其忠,垂名千世則。
    我愛魯連笑,一笑卻秦軍。
    折沖罇俎間,流芳至今聞。

    132 《讀項羽傳二首》 宋·釋智圓

    發歡虞姬拋已窮,烏江此夕喪英雄。
    當時若也知天命,佐漢應居第一功。

    133 《讀孫郃集》 宋·釋智圓

    唐祚將亡王澤枯,四明歸隱泣窮涂。
    而今若撰才名志,更有閑僧得入無。

    134 《讀本朝史有感十首》 宋·項安世

    若訥希文受責均,前賢初豈有冤親。
    暮年穎上還惆悵,引得無窮射羿人。

    135 《讀攖寧詩集效其體寄荊門趙守二首》 宋·項安世

    多謝君侯尊古德,新開詩集向春風。
    隔生始見斯文貴,未死誰鄰此老窮。
    紙上歲時猶可數,句中恩怨已成空。
    若為喚得攖寧起,看破浮云合更工。

    136 《讀崔昭緯傳》 宋·張嵲

    季末慆憂事可嗟,本根已撥尚肥家。
    那堪事異荀文若,空費君王十四車。

    137 《讀釣臺集》 宋·葉茵

    萬仞山頭放一絲,爭吟好句記當時。
    能詩若不能垂釣,祗恐先生不受詩。

    138 《王儀仲名其讀書之所曰松林愿印一言》 宋·陳杰

    昔人讀書松竹林,今之書林乃無竹。
    有松無竹何不可,松亦元同借鄰燭。
    十年人事桑田變,隔舍丁丁斧斤蹙。
    歸來窗下一燈青,夜半林空山鬼哭。
    乃知藝木印歲寒,不似閉門繙故牘。
    客來若問子孫枝,窗間正有聲吾伊。

    139 《讀書傅氏揖桂林外一山恍如徐子融書閣所見書》 宋·陳文蔚

    自昔桂陽名此山,登樓恍若見林端。
    山中固有誅茅地,卻許吾人背面看。

    140 《永邑楊君鑒子明譬齋讀書將從事於古人為己之》 宋·陳文蔚

    人性靡不善,因物始有遷。
    本體遭剝蝕,如鑒塵所昏。
    疇昔均秉彝,善端本綿綿。
    既茂閑邪功,誠心所由存。

    * 關于讀若的詩詞 描寫讀若的詩詞 帶有讀若的詩詞 包含讀若的古詩詞(5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