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讀經史的詩詞(99首)
82
《成都書事百韻》 宋·薛田
混茫丕變造西阡,物象熙熙被一川。
易覺錦城銷白日,難歌蜀道上青天。
云敷牧野耕桑雨,柳拂旗亭市井煙。
院鎖玉溪留好景,坊題金馬促繁弦。
83
《安期生?并引?》 宋·蘇軾
安期生,世知其為仙者也,然太史公曰:蒯通善齊人安期生,生嘗以策干項羽,羽不能用,羽欲封此兩人,兩人終不肯受,亡去。
予每讀此,未嘗不廢書而嘆,嗟乎,仙者非斯人而誰為之。
故意戰國之士,如魯連、虞卿,皆得道者歟?安期本策士,平日交蒯通。
嘗干重瞳子,不見隆準公。
84
《燈下閱吏牘有感》 宋·陸游
老眼今年太負渠,羲經魯史頓成疏。
一為柱後惠文吏,厭讀司空城旦書。
正苦雁行須束縛,不言鼠輩合誅鉏。
致君堯舜元無術,黃卷何辭飽蠹魚。
85
《贈楊滎陽》 明·高啟
嘉陵美山水,亦復富文彥。
楊君產其邦,材拔性高狷。
布衣走名都,早入藝林選。
客屈稷下談,王邀鄴中宴。
87
《送無演歸成都》 宋·文同
曾讀契嵩輔教編,浮屠氏有不可忽。
后于京師識懷璉,彼上人者尤奇掘。
余嘗從容問其友,璉復為余道民訥。
是三大士才過人,所畜豈肯吾儒屈。
88
《送直閣杜君章守齊》 宋·晁補之
杜公文史不讀律,平反世稱徐有功。
官為列卿位亦顯,皋陶事與禮樂同。
書生骫骳笑法令,弦歌不媿陵陂中。
眾賢和豫治乃舉,但愿主圣朝廷公。
90
《贈許從道之子祖孫》 宋·劉過
祖孫今年幾年齒,兩髻紞紞垂到耳。
讀書要以六經先,次第漢唐十七史。
老夫見之竊不然,別有一說為舉似。
方今孽胡日衰甚,河朔早暮風塵起。
91
《和仲巽荊州大雪》 宋·鄭獬
黑云撲下一天雪,開簾正見花飄飖。
淥樽覆案不能飲,緬懷白發同心交。
拈毫竄紙聊自戲,不覺大語驚連鰲。
呼兒謄本寄之去,豈敢有意夸雄豪。
92
《寄魏相之》 宋·馮時行
胡塵漲中州,大雅欲陵替。
遮眼惟甲兵,開口無丁字。
君從何方來,落落清廟器。
豈覓佳吏部,惠然枉輪駟。
93
《次韻翁處度同游北山》 宋·樓鑰
兩夫持鎌行我先,巧尋徑路其智專。
我扶枯藤衣短后,意氣已出層峰巔。
何郎鮑叔飽經歷,勝處一一手自編。
我攜舊記訪陳跡,正恐急景不得延。
94
《云根》 宋·周文璞
云從會稽生,旦旦見伯禹。
聽讀山海經,成龍不成虎。
禹命云歸歟,可向蕺山去。
昂昂王內史,眉宇照今古。
95
《沁園春·弱冠離家》 元·許有壬
弱冠離家,浪走人間,馀三十年。
柰救時才短,虛塵政府,讀書功少,深負經筵。
風月西清,冰霜柏署,一歲中間漫幾遷。
君恩重,便不教覆*,直許歸田。
98
《題李氏擁萬堂》 宋·喻良能
我如王恭讀書少,君如鄴侯藏書多。
排簽插架三萬軸,知從何處能網羅。
上自先秦下五季,奧帙隱篇皆略備。
不同邢邵嬾校仇,丹墨精研吁可貴。
99
《題李師儒上舍稽古堂》 宋·曾豐
今人不足與之謀,心向三都以上游。
有集可明經子史,無秦那別夏商周。
心融口笑先儒泥,一萬余言解三字。
粹精還我聞未聞,糟粕從渠味無味。
懸知書者古之余,稷契皋夔讀何書。
猶期立腳群賢上,更請回頭萬物初。
* 關于讀經史的詩詞 描寫讀經史的詩詞 帶有讀經史的詩詞 包含讀經史的古詩詞(99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