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讀禮的詩詞(196首)

    181 《鄰舍橫逆》 宋·陳淳

    茫茫薄俗沸蚊蛆,禮義全無一點余。
    只得杜門對賢圣,專來教子讀詩書。
    千般橫直休干己,一切是非無問渠。
    若救鄉鄰為被發,風波轉起撓吾廬。

    182 《荊公東坡》 宋·陳普

    王蘇并世時,價重連城寶。
    讀盡天下書,不聞性天道。
    祗緣操術謬,濟以言辭藻。
    輕巧者便之,承風逐瀾倒。

    183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184 《覽古五首》 宋·方回

    讀書以修身,末惟利這漁。
    夏侯詫拾芥,桓榮陳其車。
    初學瞇訓詁,利心已炎如。
    為吏未識字,嗜賄不顧驅。

    185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186 《送趙無己之臨川》 宋·方回

    古之諸侯公侯伯,今之諸侯二千石。
    建邦作郡事不同,后車皆當載賓客。
    釣魚呂望朝棄竿,飯牛寧越夜辭軛。
    云龍風虎機會偶,赫奕功名垂竹帛。

    187 《留吳田霜崖吳居士宅予仲女許其孫姻》 宋·方回

    眾山環如規,中有一川水。
    山腴翠樹圓,水潔玉石峙。
    居人近百家,耕余習文史。
    此翁獨能詩,早充賓貢士。

    188 《憶我二首各三十韻》 宋·方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
    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闠區。
    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189 《李文山書堂》 宋·郭印

    蓄書不能讀,人以書簏方。
    譬如守錢奴,萬鏹空靳藏。
    讀書不能行,虎皮質犬羊。
    詩禮假發冢,高言誣黃唐。

    190 《送庾侄親迎延平李先生家》 宋·李處權

    庾郎吾家千里駒,朝暮勤苦讀父書。
    少年綽有老成態,月旦考訂評鄉閭。
    明當別我擇賢妃,結束琴劍誰挽裾。
    春空吹晴惠風暢,煙草弄色和氣舒。

    191 《十一月二十二日朝辭》 宋·李復

    朝辭承明殿,暮下金馬門。
    伏讀明詔意,仰思圣主恩。
    蠢彼獯鬻氏,禮數乃弟昆。
    帝初為息民,繒帛代更屯。
    嗣皇謹遵業,使傳交塞垣。
    下臣非知古,有舌詎得論。
    恭承丁寧命,敢不夙夜奔。

    192 《寄祖祕丞》 宋·李覯

    我本山田人,好尚與眾異,平生重交游,所得國無幾。
    昨者應茂才,西行覷朝美。
    時當慶歷初,選舉寶多士。

    193 《大茅峰四絕句》 宋·陸文圭

    一家兄弟入仙門,誰把名山鼎足分。
    我讀儒者知長幼,產香先禮大茅君。

    194 《皇帝合春帖子六首》 宋·蘇頌

    五時讀令王春禮,大駕臨朝晉室儀。
    東作西成皆有序,欲民敦本使前知。

    195 《暇日游逍遙臺睹南華塑像獨置一榻旁無侍衛前》 宋·蘇頌

    憶昔初讀南華篇,但愛閎辨如川源。
    沉酣漸得見真理,馳騖造化游胚渾。
    潛心四紀不知倦,間日講解時尋溫。
    其言無端極放肆,大抵順物尤連犿。

    196 《飲東窗一首》 宋·蘇籀

    丈夫蘊挾胸懷奇,浩然幅郁干虹霓。
    俚蜺婉孌習和雅,竊笑胡為瓶井湄。
    奈何平世事蹇蹇,奇士矯犖矜云為。
    伏波不屑兒女暱,馬革自詭排羌夷。

    * 關于讀禮的詩詞 描寫讀禮的詩詞 帶有讀禮的詩詞 包含讀禮的古詩詞(19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