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讀心的詩詞(1280首)

    361 《酬梁二十宋中所贈兼留別梁少府》 唐·獨孤及

    少讀黃帝書,肯不笑機事。
    意猶負深衷,未免名跡累。
    厭貧學干祿,欲徇賓王利。
    甘為風波人,豈復江海意。

    362 《喜辱韓十四郎中書兼封近詩示代書題贈》 唐·獨孤及

    各牽于役間游遨,獨坐相思正郁陶。
    長跪讀書心暫緩,短章投我曲何高。
    宦情緣木知非愿,王事敦人敢告勞。
    所嘆在官成遠別,徒言岏水才容舠.

    音樂理想感傷

    363 《寄杜拾遺》 唐·任華

    杜拾遺,名甫第二才甚奇。
    任生與君別,別來已多時,何嘗一日不相思。
    杜拾遺,知不知?

    364 《過章秀才洛陽客舍》 唐·姚倫

    達人心自適,旅舍當閑居。
    不出來時徑,重看讀了書。
    晚山嵐色近,斜日樹陰疏。
    盡是忘言客,聽君誦子虛。

    365 《閑居寄薛華》 唐·于良史

    隱幾讀黃老,閑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濕,鴉鳴池館晴。
    晚來因廢卷,行藥至西城。

    366 《綸與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員外發崔補闕峒…侯倉曹釗》 唐·盧綸

    稟命孤且賤,少為病所嬰。
    八歲始讀書,四方遂有兵。
    童心幸不羈,此去負平生。
    是月胡入洛,明年天隕星。

    367 《來從竇車騎行(自朔方行作)》 唐·李益

    束發逢世屯,懷恩抱明義。
    讀書良有感,學劍慚非智。
    遂別魯諸生,來從竇車騎。
    追兵赴邊急,絡馬黃金轡。

    368 《雜歌呈鄭錫司空文明》 唐·李端

    昨宵夢到亡何鄉,忽見一人山之陽。
    高冠長劍立石堂,鬢眉颯爽瞳子方。
    胡麻作飯瓊作漿,素書一帙在柏床。

    369 《長安感事呈盧綸》 唐·李端

    十五事文翰,大兒輕孔融。
    長裾游邸第,笑傲五侯中。
    諫獵一朝寢,論邊素未工。
    蹉跎潘鬢至,蹭蹬阮途窮。

    憂國憂民農民勞作

    370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華、若昭、若倫、若憲、若茵)》 唐·王建

    五女誓終養,貞孝內自持。
    兔絲自縈紆,不上青松枝。
    晨昏在親傍,閑則讀書詩。
    自得圣人心,不因儒者知。

    371 《原上新居十三首》 唐·王建

    新占原頭地,本無山可歸。
    荒藤生葉晚,老杏著花稀。
    廚舍近泥灶,家人初飽薇。
    弟兄今四散,何日更相依。

    372 《寄舊山僧》 唐·王建

    因依老宿發心初,半學修心半讀書。
    雪后每常同席臥,花時未省兩山居。
    獵人箭底求傷雁,釣戶竿頭乞活魚。
    一向風塵取煩惱,不知衰病日難除。

    生活

    373 《昭應李郎中見貽佳作次韻奉酬》 唐·王建

    窗戶風涼四面開,陶公愛晚上高臺。
    中庭不熱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鳥來。
    精思道心緣境熟,粗疏文字見詩回。
    諸生圍繞新篇讀,玉闕仙官少此才。

    古文觀止檄文

    374 《昭應李郎中見貽佳作次韻奉酬》 唐·王建

    窗戶風涼四面開,陶公愛晚上高臺。
    中庭不熱青山入,野水初晴白鳥來。
    精思道心緣境熟,粗疏文字見詩回。
    諸生圍繞新篇讀,玉闕仙官少此才。

    375 《酬李二十二兄主簿馬跡山見寄》 唐·權德輿

    杳杳塵外想,悠悠區中緣。
    如何戰未勝,曾是教所牽。
    遠郊有靈峰,夙昔棲真仙。
    鸞聲去已久,馬跡空依然。

    古文觀止敘事寓理

    376 《仲秋朝拜昭陵》 唐·權德輿

    清秋壽原上,詔拜承吉卜。
    嘗讀貞觀書,及茲幸齋沐。
    文皇昔潛耀,隨季自顛覆。
    撫運斯順人,救焚非逐鹿。

    377 《秋懷詩十一首》 唐·韓愈

    窗前兩好樹,眾葉光薿薿.秋風一拂披,策策鳴不已。
    微燈照空床,夜半偏入耳。
    愁憂無端來,感嘆成坐起。
    天明視顏色,與故不相似。

    378 《此日足可惜贈張籍(愈時在徐籍往謁之辭去作是詩以送)》 唐·韓愈

    此日足可惜,此酒不足嘗。
    舍酒去相語,共分一日光。
    念昔未知子,孟君自南方。
    自矜有所得,言子有文章。

    軍旅愛國

    379 《岳陽樓別竇司直》 唐·韓愈

    洞庭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南匯群崖水,北注何奔放。
    潴為七百里,吞納各殊狀。
    自古澄不清,環混無歸向。

    380 《嗟哉董生行》 唐·韓愈

    淮水出桐柏,山東馳遙遙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側,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
    壽州屬縣有安豐,唐貞元時縣人董生召南隱居行義于其中。

    * 關于讀心的詩詞 描寫讀心的詩詞 帶有讀心的詩詞 包含讀心的古詩詞(128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