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懿艱危際,虛心自晏寧。依違慚問戰,間淡貴無刑。鎮俗懲浮躁,尊儒鏤典經。忠誠虧美諡,良足愧幽靈。
文伯懷明識,英規世所推。濟時陳策畫,急用備論思。隘郭爰增廣,煩音亦改為。溫恭非不濟,感遇志如茲。
危邦有賢哲,力戰鎮州平。革弊還疲庶,從寬悅眾情。愛人惟責己,徇節幾忘生。青史惟馨在,千年仰令名。
求益誠賢牧,廉平致樂康。歡謠騰近輔,盛典茂徽章。舊相親褒記,黎民競盛傷。豐碑應不朽,千載詠惟良。
子文懷妙識,奧學洞天常。恬淡游蓮幕,謙虛踐玉常。至仁周僕御,大雅變詞章。慎默誠無怠,危機可盡防。
大雅懷忠孝,當年效戰征。詢謀無敗事,臨敵有奇兵。安陸妖狂殄,宗城寇難平。察廉能側下,何患政難成。
燕趙生奇士,仇方決志平。十年常竭節,一劍早知名。自取河南鎮,終辭霸府兵。飛鷹昭慶路。窮達有高情。
長興秉鈞者,子晦道攸隆。剛介昌言遠,忠清茂澤豐。懿文常體道,妙略早從戎。可惜虧同德,當年阻建功。
司馬家兒轉首亡,奸欺三葉是馀殃。區區牛氏何關汝,覆面猶須淚滿床。
只知成濟犯乘輿,劉石兇威更有馀。狼顧魂靈應自反,尚將鬼責怖公閭。
瓜割溝分幾戰場,坎蛙穴蟻自侯王。鐵槍妄謂千人敵,溺器猶須七寶粧。諸國豈能臣癩子,九龍那得貯歸郎。堪悲五十年來事,荼毒蒸民倍感傷。
萬石躬行不讀書,公孫張禹號名儒。詩書何罪工發冢,自是諸生愛頷珠。
漢將假帝為真帝,齊乞真王作假王。大抵紀韓皆是信,不知誰短又誰長。
若訥希文受責均,前賢初豈有冤親。暮年穎上還惆悵,引得無窮射羿人。
力薦資深入柏臺,獨延吉甫客翹材。如何歲晚鐘山寺,只見黃州副使來。
晚遭呂范攻尤峻,死辟荊舒恨未銷。舉世共非前濮議,無人細考后尊堯。
非獨蘇仙念老窮,古靈亦復豐孤跨。白頭不得諸公力,惟有西塘八十翁。
師道在三鳥可畔,友倫居五豈容虧。恰方譽瓘俄傾瓘,亦有尊頤不求頤。
京攜劊子丹誰頸,怒發私書族幾家。天上那無黃背子,人間豈有白桃花。
未諫瑤華世未知,故人已訝道鄉遲。退之著論差傷早,不待陽城伏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