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諸佛的詩詞(418首)

    381 《讀維摩經》 宋·郭印

    白衣心出家,從古推凈名。
    無疾現有疾,特地真機生。
    佛欲遣人間,指示轉分明。
    宜是諸大士,辭屈不能行。

    382 《瑞巖行者寫華嚴經求僧》 宋·釋寶曇

    荷屋老子僧中龍,平生眼里無諸公。
    莫年愈覺氣深穩,木寒霜凈天無風。
    朅來精進復精進,焚香卻掃大圓鏡。
    數十萬偈堆如山,從頭一唱一加敬。

    383 《偈頌一百二十三首》 宋·釋崇岳

    諸方如法開爐,虎丘家風淡泊。
    拈出個鐵馂餡,個里寧容啗啄。
    休啗啄,丹霞燒木佛,院主眉須落。

    384 《偈傾一百三十三首》 宋·釋法薰

    石田乍到,人事紛紛。
    拈得鼻孔,失卻眼睛。
    佛法二字,不怕爛卻,且聽諸方行棒喝。

    385 《和真歇墨跡三頌》 宋·釋法薰

    撒手懸空萬仞崖,方知佛祖絕梯階。
    無端諸老爭呈丑,未兔將身一處埋。

    386 《送小師游方》 宋·釋法薰

    莫辭腳力造諸方,佛法無多要久長。
    歷盡崎嶇到平地,歸來掀倒破禪床。

    387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紹曇

    鼠竊竺乾,身逃震旦。
    合火分贜,兒孫無眼。
    死款諸方不言,今朝佛壟分明斷。
    以何為據,看。

    388 《日本然上人1》 宋·釋紹曇

    橫擔楖栗走諸方,佛祖玄關路轉長。
    放下身心歸故隱,金烏依舊出扶桑。

    389 《偈頌七十六首》 宋·釋師范

    恍恍惚惚,杳杳冥冥,非精非物,非佛非心。
    缺齒老胡得之而不識,飏在乎嵩山之陰。
    諸人還識得麼,水上青青綠,元來是浮萍。

    390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六月中夏,諸方放假。
    大仰大然,繩頭緊把。
    常住百無一有不能掛懷,只憂兄弟不會狗子無佛性話。
    常啼菩薩賣心肝,負前狼籍誰人買。

    391 《偈頌一百三十六首》 宋·釋惟一

    佛滅二千有余載,五逆兒孫渾不采。
    一夜雷轟雨滂霈,諸天亦為尀耐。

    392 《閒居多暇追敘舊游成一百十韻》 宋·釋文珦

    予生駑且鈍,良御謾加鞭。
    蹇步常居后,長途靡克前。
    於焉辭里塾,竟爾向林泉。
    魯誥方擩嚌,真乘又賾研。

    393 《送保慧大地》 宋·釋心月

    生在如來家,須學如來行。
    諸念入正念,有諍歸無諍。
    少林佛圖不再見,臺山大會堪憑□。
    彼何人哉我何人,眨起眉毛宜猛省。

    394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眾生本是佛,悟了一體同。
    若人不達本,逐末走西東。
    君子當務本,本立佛性同。
    通一萬事畢,終不被塵籠。

    395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善者多魔自古今,佛魔一體只空心。
    心迷不覺慳成賊,心悟回頭便舍金。
    莫怪迷心心怕賊,賊心對面也難尋。
    三途地獄因斯得,奉報須防仁不仁。

    396 《偈頌三十首》 宋·釋印肅

    離諸名色相,實見如來藏。
    能轉語成經,本心非傍樣。
    說有即是無,說無無伎倆。
    不會自轉經,依語成妄想。

    397 《李總干遺詩十四句師於一句之下加頌七句》 宋·釋印肅

    塑個泥佛兒,肚裹藏深機。
    聚沙為佛塔,猶尚獲菩提。
    父見諸子劣,且教令讀書。
    一日成名后,天下總皆知。

    398 《示徒》 宋·釋印肅

    我有陀羅名解脫,在在處處和塵撥。
    莫令撥著個風夫,何用剃頭并展缽。
    咦,連妻帶子龐居士,一時成佛都包括。

    399 《十二時歌》 宋·釋印肅

    禺中巳,報君學道無門戶。
    佛語諸經標此心,此心現時寂滅度。
    本無迷,曷有悟,真我非身誰作做。
    貪嗔癡愛屬眾生,達者無非涅槃路。

    400 《十二時歌》 宋·釋印肅

    晡時申,衙鼓冬冬妙意新。
    括地該天人不會,如飄野馬入迷津。
    不敢相,勿疏親,露體堂堂絕翳塵。
    屠兒一念無諸業,龍女逡巡作佛身。

    * 關于諸佛的詩詞 描寫諸佛的詩詞 帶有諸佛的詩詞 包含諸佛的古詩詞(4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