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剎傳經地,諸天誕佛辰。猶將清凈水,更浴涅盤身。居士應無垢,菩提各有因。要須憑苦海,萬里滌情塵。
拄到煙蘿最上頭,試詢達磨問浮丘。仙人安往佛安在,木葉自沉云自浮。胸次不堪全汩沒,公余無廢小嬉游。杯盤各稱家豐儉,有即莫慳無莫求。
別路江南已數程,清樽細雨復江城。殘魂如夢聞鶯斷,舊恨隨潮立馬生。皈佛一心憐伴在,驅人十口悔身輕。臨歧共有沾衣淚,卻使衰羸暗撫纓。
名都標佛剎,梵構臨河干。舉目上方峻,森森青翠攢。步登諸劫盡,忽造浮云端。當暑敞扃闥,卻嫌絺绤寒。
登橋試長望,望極與天平。際海蒹葭色,終朝鳧雁聲。近山猶仿佛,遠水忽微明。更覽諸公作,知高題柱名。
野寺根石壁,諸龕遍崔嵬。前佛不復辨,百身一莓苔。雖有古殿存,世尊亦塵埃。如聞龍象泣,足令信者哀。
谷鳥猶呼兒,山人夕沾襟。懷哉隔生死,悵矣徒登臨。東門憂不入,西河遇亦深。古來失中道,偶向經中尋。
長安秋聲干,木葉相號悲。瘦僧臥冰凌,嘲詠含金痍。金痍非戰痕,峭病方在茲。詩骨聳東野,詩濤涌退之。
山居景物
昔多相與笑,今誰相與哀。峽哀哭幽魂,噭噭風吹來。墮魄抱空月,出沒難自裁。齏粉一閃間,春濤百丈雷。
逝者何由見,中人未達情。馬無生角望,猿有斷腸鳴。去伴投遐徼,來隨夢險程。四年巴養育,萬里硤回縈。
北祖三禪地,西山萬樹松。門臨溪一帶,橋映竹千重。翦鑿基階正,包藏景氣濃。諸巖分院宇,雙嶺抱垣墉。
青陽行已半,白日坐將徂。越國強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饒鹽煮海,名勝水澄湖。牛斗天垂象,臺明地展圖。
百千萬劫菩提種,八十三年功德林。若不秉持僧行苦,將何報答佛恩深。慈悲不瞬諸天眼,清凈無塵幾地心。每歲八關蒙九授,殷勤一戒重千金。
古文觀止動物
賓客懶逢迎,翛然池館清。檐閑空燕語,林靜未蟬鳴。葷血還休食,杯觴亦罷傾。三春多放逸,五月暫修行。
煙水吳都郭,閶門架碧流。綠楊深淺巷,青翰往來舟。朱戶千家室,丹楹百處樓。水光搖極浦,草色辨長洲。
白石蓮花誰所共,六時長捧佛前燈。空庭苔蘚饒霜露,時夢西山老病僧。大海龍宮無限地,諸天雁塔幾多層。漫夸鹙子真羅漢,不會牛車是上乘。
友人懷念
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明朝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
靜境林麓好,古祠煙靄濃。自非通靈才,敢陟群仙峰。百里波浪沓,中坐簫鼓重。真君具瓊輿,仿佛來相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