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誦聲的詩詞(347首)
261
《送袁恭安赴江州節推》 宋·樓鑰
袁氏四世凡五公,唐朝三相傳家風。
君家幾代擅儒業,高曾藝苑俱稱雄。
大父謙尊古君子,諸父名高表吾里。
一門子弟更競爽,挹取乙科自君始。
263
《送陳進道倅三山》 宋·樓鑰
陳侯少有場屋聲,歲在壬午聯薦名。
晚年倦游安里居,君亦懷綬歸家庭。
齊年連煙更同社,臭味相與如弟兄。
一朝話別欲遠去,洗盞更酌歌渭城。
264
《贈范緯文秀才》 宋·樓鑰
中興道士以牛鳴,淡墨百果尤著聲。
妙入神品仍有靈,我不識之欽其名。
曾得烏犍兩橫軸,又有石榴才一幅。
武昌使君舊寄詩,末言秀才乃其族。
265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271
《送趙興國》 宋·趙蕃
憶昨屢過叢桂坊,誦詩說賦聲瑯瑯。
飄流倏忽歲幾換,邂逅分攜天一方。
治狀如君行且召,賦歸于我策為良。
一篙清漲百灘沒,愧此蕭然鷗鷺行。
272
《吳齊之二首》 宋·趙蕃
夜聞袁宏誦詩聲,空山寂寞魚龍驚。
丈夫有才不貧賤,倦游何乃困長卿。
平生讀書得力處,公卿褐夫安重輕。
鴻秸一飛定千里,俯首莫與燕雀爭。
273
《放歌行》 宋·汪莘
口中吐佛子,腰間出神仙。
眉心紅日大如錢,腦宮誦經聲泠然。
瞿曇黃老去我久,可使舉世終無傳。
天亦若忌我,我自夢裹知其天。
275
《贈章相士》 宋·魏了翁
我本三生人,寄身軟紅士。
方困京華老,誰識新豐旅。
稠中有章生,道周忽會雇。
謂余有奇骨,往往么告語。
277
《政仲留飲醉書長句》 宋·劉學箕
春歸無計堪留連,川原暗綠屯云煙。
涓涓潤谷聲潺潺,夜來急雨春風顛。
天公知我愛山癖,晨光薄林曉日出。
浮陰掃盡山屹立,疊嶂層巒凝黛濕。
278
《歐陽琴歌》 宋·周文璞
嗚呼個是文忠琴,嗚呼此琴今尚存。
堂中圖書散失盡,留得七弦傳子孫。
六言自書書在腹,古錦梅花留不得。
嗣孫賢者能忍貧,不向豪家博珠玉。
280
《后元佑行上辨章喬益公》 宋·岳珂
正月二日天氣清,六符兩兩三階平。
合門催班報麻案,珂馬玎玲萬人看。
押麻參政拆璽封,宣詞舍人來殿東。
鞠躬一聲百寮聽,軍國平章喬益公。
* 關于誦聲的詩詞 描寫誦聲的詩詞 帶有誦聲的詩詞 包含誦聲的古詩詞(34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