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說白的詩詞(1577首)

    621 《梅花嶺記》 清·全祖望

    順治二年乙酉四月,江都圍急。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集諸將而語之曰:“吾誓與城為殉,然侖皇中不可落于敵人之手以死,誰為我臨期成此大節者?”副將軍史德威慨然任之。
    忠烈喜曰:“吾尚未有子,汝當以同姓為吾后。
    吾上書太夫人,譜汝諸孫中。

    戰爭歌頌愛國

    622 《運命論》 魏晉·李康

    夫治亂,運也;窮達,命也;貴賤,時也。
    故運之將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賢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其所以相親也,不介而自親。

    憂思感慨命運

    623 《西京賦》 兩漢·張衡

    有馮虛公子者,心侈體忲,雅好博古,學乎舊史氏,是以多識前代之載。
    言于安處先生曰:夫人在陽時則舒,在陰時則慘,此牽乎天者也。
    處沃土則逸,處瘠土則勞,此系乎地者也。
    慘則鮮于歡,勞則褊于惠,能違之者寡矣。

    敘事抒情贊揚國家

    624 《永遇樂·舟中感舊》 清·徐燦

    無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別。
    前度劉郎,重來江令,往事何堪說。
    逝水殘陽,龍歸劍杳,多少英雄淚血。
    千古恨,河山如許,豪華一瞬拋撇。

    寫花寫鳥寫景抒情愁苦

    625 《與山巨源絕交書》 魏晉·嵇康

    康白:足下昔稱吾于潁川,吾常謂之知言。
    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從便得之也?前年從河東還,顯宗、阿都說足下議以吾自代,事雖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狹中,多所不堪,偶與足下相知耳。
    閑聞足下遷,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獨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薦鸞刀,漫之膻腥,故具為足下陳其可否。

    散文書信抒懷

    626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627 《浣溪沙》 唐·杜甫

    照日深紅暖見魚,連村綠暗晚藏烏,黃童白叟聚雎盱。
    麋鹿逢人雖未慣,猿猱聞鼓不須呼,歸來說與采桑姑。

    628 《琵琶行》 唐·白居易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唐詩三百首高中

    629 《好了歌注》 清·曹雪芹

    陋室空堂,當年笏滿床;
    衰草枯楊,曾為歌舞場。
    蛛絲兒結滿雕梁,綠紗今又糊在蓬窗上。

    630 《試院唱酬十一首 次前韻三首》 宋·蘇轍

    老去在家同出家,《楞伽》四卷即生涯。
    粗詩怪我心猶壯,細字憐君眼未花。
    霜落初驚衾簟冷,酒酣猶喜笑言嘩。
    歸心知有三秋恨,莫學匆匆下坂車。

    631 《雙調·夜行船》 元·馬致遠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
    今日春來,明朝花謝。
    急罰盞夜闌燈滅。

    632 《梅花 其二》 元·王冕

    江南十月天雨霜,人間草木不敢芳。
    獨有溪頭老梅樹,面皮如夷生光芒。
    朔風吹寒珠蕾裂,千花萬花開白雪。
    仿佛瑤臺群玉妃,夜深下踏羅浮月。

    633 《有感 其一》 元·王冕

    江湖成獨客,風雨過重陽。
    白發懸明鏡,青山隔草堂。
    野花留別恨籬菊靜年芳。
    聞說陶元亮,凄涼五柳堂。

    634 《道情》 清·鄭燮

    老書生,白屋中;說黃虞,道古風。
    許多后輩高科中,門前仆從雄如虎,陌上旌旗去似龍,一朝勢落成春夢,倒不如蓬門僻巷,教幾個小小蒙童。

    635 《秦婦吟》 唐·韋莊

    中和癸卯春三月,洛陽城外花如雪。
    東西南北路人絶,綠楊悄悄香塵滅。
    路旁忽見如花人,獨向綠楊陰下歇。
    鳳側鸞欹鬢腳斜,紅攢黛斂眉心折。

    636 《洞仙歌·蕭郎歸也》 清·朱彝尊

    蕭郎歸也,又燒燈時節。
    白馬重嘶畫橋雪。
    早青綾幛外,含笑相迎,花枝好繡上春衫誰襭。
    十三行小字,寫與臨摹,幾日看來便無別。

    637 《胡笳十八拍》 魏晉·蔡琰

    我生之初尚無為,我生之后漢祚衰。
    天不仁兮降亂離,地不仁兮使我逢此時。
    干戈日尋兮道路危,民卒流亡兮共哀悲。
    煙塵蔽野兮胡虜盛,志意乖兮節義虧。

    人生

    638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639 《贈別芝麓先生,即用其題《烏絲詞》韻》 清·陳維崧

    四十諸生,落拓長安,公乎念之。
    正戟門開日,呼余驚座;燭花滅處,目我于思。
    古說感恩,不如知己,卮酒為公安足辭?吾醉矣!纔一聲河滿,淚滴珠徽。
    昨來夜雨霏霏,嘆如此狂飆世所稀。

    640 《八礪三首》 宋·鄭思肖

    黃道霾陰書蝕光,野浮冤氣白冥茫。
    世塵圣主天應哭,時有忠臣國不亡。
    萬刃攢身終莫變,一誠銘骨豈能忘。
    休嫌重復叨叨說,未奏膚公正斷腸。

    * 關于說白的詩詞 描寫說白的詩詞 帶有說白的詩詞 包含說白的古詩詞(157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