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說是非的詩詞(524首)

    21 《頌古二十八首》 宋·釋道川

    臺山路,驀直去,趙老見婆無別語。
    勘破回來知不知,莫信閑人說是非

    22 《題吳江三高堂張季鷹》 宋·楊萬里

    京洛緇塵點素衣,秋風日夕喚人皈。
    鱸魚不解疏張翰,羊酪偏能留陸機。
    二晉興亡幾春草,三吳人物尚漁磯。
    空令千古華亭鶴,猶為諸賢說是非

    23 《書蔡秀才屏風頌四首任午歲》 宋·黃庭堅

    武寧縣中蔡老子,能棋能酒又能詩。
    胸中百萬多羅藏,不向人間說是非

    24 《依韻和子瞻游孤山》 宋·文同

    跨明越,壓蘇湖,錢塘風物天下無。
    玉峰孱顏石穿漏,雪海浩蕩潮喧呼。

    25 《次韻何文縝題顏持約畫水墨梅花二首》 宋·陳與義

    奪得斜枝不放歸,倚窗承月看熹微。
    墨池雪嶺春俱好,付與詩人說是非

    26 《復聞杜鵑》 宋·李呂

    憶到旴江聞子規,五更自在勸人歸。
    而今俄起莼鱸念,不為山禽說是非

    27 《觀云寄簡講師》 宋·樓鑰

    蒼狗俄然又白衣,來從何處去何歸。
    無心出岫還歸去,莫向秋風說是非

    28 《贈相士許松坡》 宋·何夢桂

    天地委爾形,禍福叭所命。
    天顏壽盜跖,窮憲富猗頓。
    陰陽氣不齊,所受各有分。
    司造秘不言,誰能作天問。

    29 《改舊詩戲成》 宋·張镃

    不作新詩只改詩,當家功用亦幾希。
    全牛迎刃未能解,六鶂遇風先退飛。
    欲脫規模還似舊,枉教軀干不曾肥。
    何如盡付紅爐火,免使群公說是非

    30 《偈頌一百零二首》 宋·釋慧遠

    老婆二八少年時,羞向人前舞枯枝。
    而今要嫁便改嫁,誰管傍人說是非

    31 《送覺上人歸隆興》 宋·釋心月

    八十四人善知識,亮公把手不同歸。
    知君家住西江上,休聽灘聲說是非

    32 《頌證道歌·證道歌》 宋·釋印肅

    但自懷中解垢衣,威音王佛汝須知。
    憶前妙得猶為二,何況今時說是非

    33 《通新代者書偶作》 宋·宋伯仁

    庭陰日日杜鵑啼,問我胡為未賦歸。
    官況苦如梅豆小,人情輕似柳綿飛。
    三年獨自知操縱,兩耳從他說是非
    瓜戍喜催新代者,獃衫應許換征衣。

    34 《逍遙詠》 宋·宋太宗

    志節還難得,剛柔說是非
    秋霜明至道,春日麗光輝。
    桂影芳紅樹,馨香入紫微。
    無窮天地理,語默自依依。

    35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36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37 《師說》 唐·韓愈

    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高中文言文古文觀止議論老師

    38 《觸龍說趙太后》 先秦·劉向

    趙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
    趙氏求救于齊,齊曰:“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太后不肯,大臣強諫。
    太后明謂左右:“有復言令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

    古文觀止高中文言文勸諫歷史故事

    39 《捕蛇者說》 唐·柳宗元

    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可以已大風、攣踠、瘺癘,去死肌,殺三蟲。
    其始太醫以王命聚之,歲賦其二。
    募有能捕之者,當其租入。

    古文觀止生活賦稅

    40 《問說》 清·劉開

    君子之學必好問。
    問與學,相輔而行者也。
    非學無以致疑,非問無以廣識;好學而不勤問,非真能好學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達于事;識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細,舍問,其奚決焉?賢于己者,問焉以破其疑,所謂“就有道而正”也。

    小學文言文學習哲理

    * 關于說是非的詩詞 描寫說是非的詩詞 帶有說是非的詩詞 包含說是非的古詩詞(52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