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面的詩詞(937首)
341
《鴛湖曲》 清·吳偉業
駕鴦湖畔草粘天,二月春深好放船。
柳葉亂飄千尺雨,桃花斜帶一路煙。
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
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
342
《論俗十二首》 宋·劉子翚
故園喪亂余,歸來復何有。
鄰人雖喜在,憂悴成老叟。
為言寇來時,白刃穿田畝。
驚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343
《游黃楊巖》 宋·鄭域
暮秋訪幽陰,謝屐凌崩空。
行到山頂間,還與平地同。
舉手抉層云,下視無高峰。
疏藤掛赤虯,粘苔糝青茸,面首三神山,縹緲滄海東。
指點笑語高,吹聲半天中。
安得大鵬背,載我游無窮。
346
《臨江仙·鳳撥鵾弦鳴夜永》 宋·王安中
鳳撥鵾弦鳴夜永,直疑人在潯陽。
輕云薄霧隔新妝。
但聞兒女語,倏忽變軒昂。
且看金泥花那面,指痕微印紅桑。
幾多余暖與真香。
移船猶自可,卷箔又何妨。
347
《臨江仙·夜飲不知更漏永》 宋·鄧肅
夜飲不知更漏永,馀酣困染朝陽。
庭前鶯燕亂絲簧。
醉眠猶未起,花影滿晴窗。
簾外報言天色好,水沈已染羅裳。
檀郎欲起趁春狂。
佳人嗔不語,劈面噀丁香。
348
《送范漕赴召》 宋·崔與之
汲古千尋綆,通今八面窗。
相逢俱氣許,未語已心降。
分鎮中邊蜀,歸途內外江。
禁城風雨放,應念鹿門龐。
349
《鶯啼序》 宋·黃公紹
銀云卷晴縹緲,臥長龍一帶。
柳絲蘸、幾簇柔煙,兩市簾棟如畫。
芳草岸、彎環半玉,鱗鱗曲港雙流會。
看碧天連水,翻成箭樣風快。
350
《冬青行二首》 宋·唐玨
馬箠問髐形,南面欲起語。
野麕尚屯束,何物敢盜取。
余花拾飄蕩,白日哀后土。
六合忽怪事,蛻龍掛茅宇。
老天鑒區區,千載護風雨。
354
《托箕仙降筆》 元·吳氏女
緣慘雙鸞,香魂猶自多迷戀。
芳心密語在身邊,如見詩人面。
又是柔腸未斷。
奈天不從人愿。
瓊消玉減,夢魂空有,幾多愁怨。
355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357
《峽山飛來寺》 宋·向敏中
峽山勝地安禪處,萬仞危橋壓要津。
世上豈知名利路,浪中空笑往來人。
倚門怪石狂遮面,入座寒云碎繞身。
日暮西風懶回首,滿林幽鳥語聲頻。
358
《后彩云曲》 近代·樊增祥
納蘭昔御儀鸞殿,曾以宰官三召見。
畫棟珠簾靄御香,金床玉幾開宮扇。
明年西幸萬人哀,桂觀蜚廉委劫灰。
虜騎亂穿驛道走,漢宮重見柏梁災。
360
《答山谷先生》 宋·高荷
四篇詩得褭蹄金,妙旨初臨法語尋。
要我盡除兒子氣,知公全用老婆心。
平章許事真難可,付囑斯文豈易任。
感激面東垂涕泗,高山從此少知音。
* 關于語面的詩詞 描寫語面的詩詞 帶有語面的詩詞 包含語面的古詩詞(93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