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語溪的詩詞(1288首)
782
《贈龍光長老》 宋·蘇軾
?一題:東坡居士過龍光,求大竹作肩輿,得兩竿。
南華珪首座方受請為此山長老。
乃留一偈院中,須其至,授之,以為他時語錄中第一問。
?斫得龍光竹兩竿,持歸嶺北萬人看。
竹中一滴曹溪水,漲起西江十八灘。
783
《滕達道挽詞二首》 宋·蘇軾
云夢連江雨,樊山落木秋。
公方占賈鵩,我正買龑牛。
共有江湖樂,俱懷畎畝憂。
荊溪欲歸老,浮玉偶同游。
骯臟儀刑在,驚呼歲月遒。
回頭雜歌哭,挽語不成謳。
784
《寄劉孝叔》 宋·蘇軾
君王有意誅驕虜,椎破銅山鑄銅虎。
聯翩三十七將軍,走馬西來各開府。
南山伐木作車軸,東海取鼉漫戰鼓。
汗流奔走誰敢后,恐乏軍興污質斧。
785
《武昌西山(并敘)》 宋·蘇軾
嘉祐中,翰林學士承旨鄧公圣求為武昌令,常游寒溪西山,山中人至今能言之。
軾謫居黃岡,與武昌相望,亦常往來溪山間。
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考試館職,與圣求會宿玉堂,偶話舊事。
圣求嘗作《元次山洼樽銘》刻之巖石,因為此詩,請圣求同賦,當以遺邑人,使刻之銘側。
787
《和中甫兄春日有感》 宋·王安石
雪釋沙輕馬蹄疾,北城可游今暇日。
濺濺溪谷水亂流,漠漠郊原草爭出。
嬌梅過兩吹爛熳,幽鳥迎陽語啾唧。
分香欲滿錦樹園,剪彩休開寶刀室。
788
《次韻信都公石枕蘄簟》 宋·王安石
端溪琢枕綠玉色,蘄水織簟黃金紋。
翰林所寶此兩物,笑視金玉如浮云。
都城六月招客語,地上赤日流黃塵。
燭龍中天進無力,客主歊然各疲劇。
789
《寄平甫弟衢州道中》 宋·王安石
淺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參天陰翳長。
幽鳥不見但聞語,小梅欲空猶有香。
長年無可自娛戲,遠游雖好更悲傷。
安得冬風一吹汝,手把詩書來我旁。
790
《寄吳成之》 宋·王安石
綠發溪山笑語中,豈知翻手兩成翁。
辛夷屋角摶香雪,躑躅岡頭挽醉紅。
想見舊山茅徑在,追隨今日板輿空。
渭陽車馬嗟何及,榮祿方當與子同
791
《寄曾子固》 宋·王安石
吾少莫與何,愛我君為最。
君名高山岳,嵑樂嵩與泰。
低心收憃友,似不讓塵境。
又如滄江水,不逆溝畎澮。
792
《太白嶺》 宋·王安石
太白巃嵷東南馳,眾嶺環合青紛披。
煙云厚薄皆可愛,樹石疏密自相宜。
陽春已歸鳥語樂,溪水不動魚行遲。
生民何由得處所,與茲魚鳥相諧熙。
793
《次韻答平甫》 宋·王安石
高蟬抱殼悲聲切,新鳥爭巢誶語忙。
長樹老陰欺夏日,晚花幽艷敵春陽。
云歸山去當檐靜,風過溪來滿坐涼。
物物此時皆可賦,悔予千里不相將。
798
《新嶺》 宋·范成大
瘦馬兀瞢騰,荒雞號莽蒼。
絲窠罥朝露,籬落萬珠網。
宿云拂樹過,飛泉擘山響。
老桑局潛虯,怪蔓掛騰蟒。
799
《祁門》 宋·范成大
石梁平波心,金剎駕巖腹。
溪藤卷霜繪,山骨琢紫玉。
東堂有嘉名,窈窕窗紗綠。
落花掃無跡,蕉葉森似束。
主人甚愛客,挽袖語陸續。
沖雨出門去,役役媿童仆。
800
《送李仲鎮宰溧陽》 宋·范成大
相逢已嘆十年遲,冷淡貧交又語離。
玉筍換班通籍後,黃梅催雨送帆時。
月巖家世猶為縣,金瀨溪山好賦詩。
喚起酸寒孟東野,倒流三峽洗余悲。
* 關于語溪的詩詞 描寫語溪的詩詞 帶有語溪的詩詞 包含語溪的古詩詞(128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