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語源的詩詞(403首)

    161 《念奴嬌(初見海棠花)》 宋·程必

    嫣然一笑,向燭花光下,經年才見。
    欲語遠羞如有恨,方得東君一盼。
    天意無情,更教微雨,香淚流丹臉。
    今朝霽色,笙歌初沸庭院。

    162 《金縷曲·初夏》 清·朱彝尊

    誰在紗窗語?
    是梁問、雙燕多愁,惜春歸去。
    早有田田青荷葉,占斷板橋西路。
    聽半部、新添蛙鼓。

    婉約羈旅寫景山水思念

    163 《辨奸論》 宋·蘇洵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月暈而風,礎潤而雨,人人知之。
    人事之推移,理勢之相因,其疏闊而難知,變化而不可測者,孰與天地陰陽之事。

    古文觀止議論

    164 《遠游》 先秦·屈原

    悲時俗之迫阨兮,愿輕舉而遠游。
    質菲薄而無因兮,焉讬乘而上浮?
    遭沈濁而污穢兮,獨郁結其誰語!
    夜耿耿而不寐兮,魂營營而至曙。

    楚辭想象抒懷

    165 《曾國藩誡子書》 清·曾國藩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許可,老大徒傷,不勝悚惶慚赧。
    今將永別,特將四條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而心安。
    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家訓

    166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67 《將行寒昭亭祠喜雨》 宋·梅堯臣

    未生潭上云,空望山中雨。
    湛湛陳桂樽,坎坎奏鼉鼓。
    蕭蕭靈風來,蹲蹲祝郎舞。
    莫言春作遲,但念寒灘阻。

    168 《獄中雜記》 清·方苞

    康熙五十一年三月,余在刑部獄,見死而由竇出者,日四三人。
    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此疫作也。
    今天時順正,死者尚稀,往歲多至日數十人。
    ”余叩所以。

    敘事

    169 《諸子喻山水》 先秦·先秦諸子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
    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故大人寄形于天地而萬物備,歷心于山海而國家富。

    山水哲學

    170 《放言五首》 唐·元稹

    近來逢酒便高歌,醉舞詩狂漸欲魔。
    五斗解酲猶恨少,十分飛盞未嫌多。
    眼前仇敵都休問,身外功名一任他。

    171 《送艾太仆六十韻(太仆以乙科為郎,論江陵起》 明·湯顯祖

    世閥高臨汝,衣冠起岳州。
    精靈華蓋曉,氣脈洞庭秋。
    江漢稱才子,瀟湘托好逑。
    儒林蒼玉滿,郎署白云悠。

    172 《雙調 山鬼》 元·阿魯威

    若有人兮含睇山幽,乘赤豹文貍,窈窕周流。
    渺渺愁云,冥冥零雨,誰與同游?
    采三秀兮吾令蹇修,悵宓妃兮要眇難求。
    猿夜啾啾,風木蕭蕭,公子離憂。

    173 《白鹿洞別諸生》 明·李夢陽

    東南自有匡廬山,遂與天地增籬衛。
    山根插入彭蠡湖,崢嶸背殺三江勢。
    地因人勝古有語,於乎萬物隨興廢。
    學館林宮客不棲,千巖萬壑堪流涕。

    174 《土兵行》 明·李夢陽

    豫章城樓饑啄烏,黃狐跳踉追赤狐。
    北風北來江怒涌,土兵攫人人叫呼。
    城外之民徙城內,塵埃不見章江途。
    花裙蠻奴逐婦女,白奪釵環換酒沽。

    175 《送黃玄之京》 明·林鴻

    予也夙穎悟,十五知論文。
    結交皆老蒼,稚爪攀修鱗。
    冥心三十年,尋源頗知津。
    探玄始有得,服膺如獲珍。

    176 《玉山道者還家詩》 明·明無名氏

    春色闌珊四月天,數聲啼鳥落花前。
    荷知有熱先擎蓋,柳為無寒漸脫綿。
    處處勸耕梅子雨,家家繰繭竹籬煙。
    憑誰寄語仙源客,洞口云封信不傳。

    177 《蝶戀花·屈指幽期惟恐誤》 宋·趙令畤

    屈指幽期惟恐誤。
    恰到春宵,明月當三五。
    紅影壓墻花密處。
    花陰便是桃源路。
    不謂蘭誠金石固。
    斂袂怡聲,恣把多才數。
    惆悵空回誰共語。
    只應化作朝云去。

    178 《水調歌頭·百堞龜城北》 宋·京鏜

    百堞龜城北,江勢遠連空。
    杠梁濟涉,渾似溪澗飲長虹。
    覆以翬飛華宇,載以魚浮疊石,守護有神龍。
    好看發源水,滾滾盡流東。

    179 《桃木》 宋·趙福元

    神仙擁出蓬萊宮,羅幃繡幙圍香風。
    云鬟繞繞梳翡翠,頳顏滴滴勻猩紅。
    千嬌百媚粲相逐,爛醉芳春逞芳馥。
    朝陽影里粲瓊紅,晨霞香中咽寒玉。

    180 《別衛山齋》 宋·陳深

    何處桃花源,超然欲高舉。
    永懷塵外游,遐契煙中侶。
    時從清夜闌,默探元化祖。
    尋幽得佳勝,將期結茅宇。

    * 關于語源的詩詞 描寫語源的詩詞 帶有語源的詩詞 包含語源的古詩詞(40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