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語學的詩詞(1212首)

    761 《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 宋·王令

    嘗聞螾出軒轅丘,其長百尋圍十牛。
    民驚臣愕爭論酬,帝亦謂應土德修。
    賜螾傍海連十洲,卑朝食壤暮飲流。
    仍命九龍狎其游,視龍有角急起羞。

    762 《送曹杜赴試禮部》 宋·王令

    霜風瑯瑯鳴鼓鼙,鳥寒夜噪樹折枝。
    居者不出行者歸,廄馬解銜車棄脂。
    長河夜冰船就維,百賈晏起朝閉扉。
    為問當今行者誰,出門千里到何處。

    763 《贈空上人》 宋·曾幾

    我搴空門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壺,中有寶月寒。
    四壁澹相對,安身一蒲團。
    玲瓏六窗靜,竟日心猿閒。

    764 《碧蘆潈》 宋·曾幾

    春風桃李蹊,學語鳥相喚。
    不可無寒蘆,汀洲下鳧雁。

    765 《次陳少卿見贈韻》 宋·曾幾

    少卿令德公,不肯入州府。
    種花養風煙,藝木蔭庭宇。
    了無適俗韻,真可與晤語。
    永懷君詩句,凈洗我塵土。

    766 《撫州呈韓子蒼待制》 宋·曾幾

    一時翰墨頗橫流,誰以斯文坐鎮浮。
    后學不虛稱吏部,此生曾是識荊州。
    相逢未改舊青眼,自笑無成今白頭。
    聞道少林新得髓,離言語次許參不。

    767 《張道宗比部挽詩三首》 宋·文同

    學富詞章妙,才高志力強。
    帝方知可用,官欲漸難量。
    始得西原使,才終石省郎。
    念公今止此,無語問蒼蒼。

    768 《誰氏子》 宋·文同

    縹緲誰氏子,學道要長仙。
    人世豈不樂,何苦求上天。
    反首顧我語,子豈得謂賢。
    智如撲燈蛾,甘就膏火煎。

    769 《謝楊侍讀惠端溪紫石硯》 宋·文同

    學文二十年,語氣殊未成。
    所以文房中,四譜無一精。
    豈不愿收貯,恐竊好事名。
    自愧中槁然,敢假外物榮。

    770 《百舌鳥》 宋·文同

    眾禽乘春喉吻生,滿林無限啼新晴。
    南園花木正繁盛,小小大大皆來鳴。
    藏枝映葉復誰使,不肯停住常嚶嚶。
    就中百舌最無謂,滿口學盡群鳥聲。

    771 《某蒙示詠家弟所撰班史屬辭長句三嘆之余輒用》 宋·陳與義

    雋永雜俎雖甚旨,何似三冬足文史。
    羨子皮里西京書,議論逼人驚亹亹。
    戲為語韻網所遺,人皆百能子千之。
    雖非張巡遍記誦,豈與李翰爭毫厘。

    772 《偶成古調十六韻上呈判府兼贈劉興州》 宋·陳與義

    稽首蘇耽仙,乘云去無跡。
    尚留橘井在,與世除狂疾。
    誰能不飲此,識味亦可錄。
    坐令鄭玄牛,亦抱荊山玉。

    773 《諸公和淵明止酒詩因同賦》 宋·陳與義

    愛河漂一世,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吟詩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錐子。
    不如友麯生,是子差可喜。

    774 《送七兄監廟赴南宮兼吾大兄知縣二首》 宋·周必大

    俊兄才學眾人知,富貴功名自有時。
    海運今看鵬怒擊,韶成始是鳳來儀。
    狀頭謾詫文階峻,榜眼常多紫綬垂。
    家有鄭公遺笏在,一聞吉語即相貽。

    775 《堵{左阝右叟}智莊僧德永寫余真求贊》 宋·周必大

    昔方三五少年,便作阿婆心切。
    今以八十老翁,卻學小兒口說。
    如何不言不語,莫問是同是別。
    只愿年豐飽吃飯,肚皮解了三條蔑。

    776 《送崔先生東歸》 宋·洪咨夔

    嘉定甲戌冬,掃門古楊州。
    一見握手歡,飛黃厄鹽辀。
    士憂不聞道,勿以窮故憂。
    為圣為賢人,所貴天爵修。

    777 《送潛同年調官歸》 宋·洪咨夔

    以君一年長,為我異姓兄。
    衡從玄圃玉,出入武庫兵。
    急手搏蒼兕,雋氣鞭長鯨。
    議論到千古,慷慨吐不平。

    778 《趙忠簡孫璧見過有詩用韻》 宋·洪咨夔

    薄命窘震凌,余生颯糞朽。
    閑閑飽款竹,寂寂老鍛柳。
    溪空漁爭隈,野熟飲被肘。
    有鄰晨致薤,無客夜剪韭。

    779 《萬法歸一歌》 宋·白玉蟾

    金丹大蘂妙無窮,一點丹頭內外紅。
    真汞真鉛才入手,片時伏虎活擒龍。
    黃公聘入丁公舍,巽位吹噓九轉功。
    十月胎圓坎離外,紫云飛出玉爐空。

    780 《拙庵》 宋·白玉蟾

    笑攜藜杖倚寒松,現世神仙一拙翁。
    冠簡投關離玉闕,天人推出鎮琳宮。
    身居星弁霞裾上,心在煙都月府中。
    豈是摩挲令發黑,不須服餌自顏紅。

    * 關于語學的詩詞 描寫語學的詩詞 帶有語學的詩詞 包含語學的古詩詞(121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