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渡溪山尋荒村,群峰勢若萬馬奔。酣酣春色雪初霽,靄靄野氣山猶昏。瓊樓金闕滌地盡,松柏半帶斤斧痕。要還清凈掃塵俗,一炬劫火安得焚。
錦襪生塵脫紅玉,瓊蟾夜抱金娥哭。芙蓉露瘦寒花鈿,鳷鵲樓空冷銀燭。輕鸞小鳳橫紫簫,彩云密漾青霞綃。桂心沁入鎖子骨,蕊宮貝闕天都遙。
古人削竹以為筆,木板為方竹為策。其字科斗或鳥跡,或篆或籀煤傅漆。未有今人所謂墨,晉發汲冢尚可識。地中間獲鐘鼎刻,文為之具未為極。
道人海南游五管,野服褷褵鶴羽短。飛符分藥濟炎州,陰功早約三千滿。細葺柔蔓作重茵,密綴圓荷為翠繖。丹回七返已成珠,寶養三田如抱卵。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