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家有忠信,江夏可無之。政苦寄賣友,忽聞衡說詩。饑蒙青(左饣右迅)飯,寒贈紫陀尼。酬報矜難巧,深慙陸與皮。
詩翁琢句玉無瑕,淡墨稀行秋雁斜。讀罷清風生麈尾,吟余新月度檐牙。自知拙學無師匠,要且強言遮眼花。筆力有余先示怯,真成句踐勝夫差。
素琴聲在時能聽,白鳥盟寒久未尋。眼見野僧垂雪發,養親原不顧朱金。開泉浸稻雙澗水,煨筍充盤春竹林。安得一廛吾欲老,君聽莊舄病時吟。
往日劉隨州,作詩驚諸公。老兵睨前輩,欺詆阮嗣宗。才卿望長卿,歲數未三百。豈其苗裔耶,詩句侵唐格。
南風吹雨下田塍,田父伸眉愿力耕。麰麥明年應解好,簾櫳今夜不勝清。直須洗盡焦枯意,不厭屢聞飄灑聲。黃卷腐儒何所用,惟將歌詠報升平。
凡花俗草敗人意,晚見瓊蕤不恨遲。江左風流尚如此,春功終到歲寒枝。
只籌一纜十夫多,細算千艘渡此河。我也曾糜太倉粟,夜間邪許淚滂沱。
少年哀艷雜雄奇,暮氣頹唐不自知。哭過支硎山下路,重鈔梅冶一奩詩。
六義親聞鯉對時,及身刪定答親慈。剗除風雪關山句,歸到高堂好背詩。
論詩論畫復論禪,三絕門風海內傳。可惜語兒溪畔路,白頭無分棹歸舷。
閱歷天花悟后身,為誰出定亦前因。一燈古店齋心坐,不似云屏夢里人。
子云壯歲雕蟲感,擲向洪流付太虛。從此不揮閑翰墨,男兒當注壁中書。
文侯官冕聽高歌,少作精嚴故不磨。詩漸凡庸人可想,側身天地我蹉跎。
陶潛詩喜說荊軻,想見停云發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俠骨恐無多。
絲管嘈嘈耳不分,綺羅雜沓自成春。不唯漢帝昆明小,更覺唐家曲水貧。
絳闕朝歸散玉珂,不游不飲奈春何。皇仁聽使歡娛極,白簡從君冷峭多。
碧柳紅桃照眼春,綺肴芳醴集朝紳。自嫌林野疏頑跡,難預風流席上賓。
徐公精筆老生神,石刻猶能妙奪真。幾為通書翻喪寶,愈令好事惜傳人。鋒鋩半折猶能健,圭璧微瑕自足珍。直使盡隨如意碎,石家玉樹未全貧。
西來萬里浣花箋,舒卷云霞照手鮮。書笥久藏無可稱,愿投詩客助新編。
黃花小墢和煙斸,野興蕭蕭已相逐。同來更得詩句兼,久立看詩忘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