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一跡地,塵土二毛年。避世書為屋。謀生藥當田。卉衣從俗制,疏從學僧煎。渺渺滄溟去,今誰魯仲連。
茅茨底下坐寒氈,應是孤吟舌本乾。急遣曲生相問訊,滿澆磊磈潤毫端。
花與詩人自目成,荷君持贈半寒燈。悄然清夢江村里,忘卻官身在宛陵。
何人剝啄扣云關,袖有新詩數百篇。官徵自調相和應,珠璣不揀盡光圓。昌黎薦士慚無路,東野盤空枉笑天。聞道二親猶未葬,知誰著眼為渠憐。
歸來兩見春載耜,老矣陳人愧髦士。書生活計常若拙,瓶粟屢空固其理。石莊好義無不為,獨將飽腹念朝饑。擔只赪肩米叩戶,要轉兒啼成歡嬉。
大門祖父昔聞聲,交臂差池恨晚生。欲與萬山修郡志,誰能三世擅詩名。故知龍頷無魚目,更覺松心異舜英。字穩句圓經幾煉,定應九轉已丹成。
道豈與身窮,相逢兩禿翁。高懷真悃悃,薄藝愧空空。同谷吟山雪,愚溪感候蟲。斯人何可作,尚獲見余風。
舉世無高見,斯文有正音。稍工仍要拙,寧古不為今。末俗難容喙,空言苦用心。未妨全瘦勁,卻恐太幽深。
維岳兵穆王,復讎議不合。老檜賣中原,神龍困蟻{左口右替}。維孟忠襄公,緩兵策弗納。清之三京師,萬眾死者{三十集中}。
孟侯與王侯,妙年俱作州。窮窮鬼揄我,汝堪并英游。汝無曲逆計,汝無裨諶謀。汝乃蹄涔水,可配江河流。
諸城葛氏久湮沈,清尚知君獨遠尋。席卷承家猗頓術,日明好古子云心。珍藏高閣輕三篋,善購多門小萬金。曾見墨莊耕穫利,行看杞梓秀家林。
落泊粗官冷,婆娑小閣深。身勞常簿領,興在即山林。幽砌封苔暈,虛欞過竹陰。眼前無限意,清賞得知心。
古人不復見,俗學尚穿鑿。時花亦可觀,潢潦終易涸。暮年識吾子,志與流輩各。入道窮根源,高情轉寥廓。
植蒿不為棟,豢豚不成虎。本非英特姿,雖長何足數。男兒生墮地,便要立門戶。謝鳳炳有毛,羊豹兆于乳。
佛繇西域漸中土,欲使群心皆鼓舞。若顓梵語及胡書,昧者雖從明孰與。其徒往往多材能,暗結時賢為外助。遠公自昔來廬山,夸逞蓮花邀社侶。
西抹東涂術一鄉,阿婆羞憶少年妝。如今閉戶無人識,旋學仙翁欲老方。
西山爽氣入吾時,拄頰含毫有所思。欲把求田語玄德,莫因學圃笑攀遲。
江左知名許叔微,公來示之衡氣機。天下呻吟尚未息,公持肘后將安歸。
正人一胍系安危,溫公身事亦付翳。此身強健無著處,不如枕臥看見嬉。
五斗區區肯折腰,眉山早計不如陶。小屏一枕不鄉夢,五柳門前月正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