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詩舌的詩詞(322首)

    121 《新秋言懷寄魯望三十韻》 唐·皮日休

    新秋入破宅,疏淡若平郊。
    戶牖深如窟,詩書亂似巢。
    移床驚蟋蟀,拂匣動蟏蛸。
    靜把泉華掬,閑拈乳管敲。

    寓言詩寫燕愛情

    122 《雜諷九首》 唐·陸龜蒙

    紅蠶緣枯桑,青繭大如甕。
    人爭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賢祿,一一希入夢。
    縱操上古言,口噤難即貢。

    123 《記事》 唐·陸龜蒙

    本作漁釣徒,心將遂疏放。
    苦為饑寒累,未得恣閑暢。
    去年十二月,身住霅溪上。
    病里賀豐登,雞豚聊饋餉。

    124 《贈張員外兒》 唐·杜荀鶴

    張公一子才三歲,聞客吟聲便出來。
    喚物舌頭猶未穩,誦詩心孔迥然開。
    天生便是成家慶,年長終為間世才。
    月里桂枝知有分,不勞諸丈作梯媒。

    125 《宮詞百首》 唐·和凝

    紫燎光銷大駕歸,御樓初見赭黃衣。
    千聲鼓定將宣赦,竿上金雞翅欲飛。
    北闕晴分五鳳樓,嵩山秀色護神州。
    洛河自契千年運,更擬波中出九疇。

    126 《同宿聯句》 唐·韓愈

    自從別君來,遠出遭巧譖。
    ——韓愈
    斑斑落春淚,浩浩浮秋浸。
    ——孟郊

    127 《酬廬山張處士》 唐·齊己

    發枯身老任浮沉,懶泥秋風更役吟。
    新事向人堪結舌,舊詩開卷但傷心。
    苔床臥憶泉聲繞,麻履行思樹影深。
    終謝柴桑與彭澤,醉游閑訪入東林。

    128 《送窮文》 唐·韓愈

    元和六年正月乙丑晦,主人使奴星結柳作車,縛草為船,載糗輿糧,牛繫軛下,引帆上檣。
    三揖窮鬼而告之曰:“聞子行有日矣,鄙人不敢問所涂,竊具船與車,備載糗粻,日吉時良,利行四方,子飯一盂,子啜一觴,攜朋摯儔,去故就新,駕塵風,與電爭先,子無底滯之尤,我有資送之恩,子等有意于行乎?” 屏息潛聽,如聞音聲,若嘯若啼,砉敥嘎嚶,毛發盡豎,竦肩縮頸,疑有而無,久乃可明,若有言者曰:“吾與子居,四十年余,子在孩提,吾不子愚,子學子耕,求官與名,惟子是從,不變于初。
    門神戶靈,我叱我呵,包羞詭隨,志不在他。
    子遷南荒,熱爍濕蒸,我非其鄉,百鬼欺陵。

    辭賦精選人生抒情自白

    129 《采蓮舞》 宋·史浩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
    霞舒絳彩,玉照鉛華。
    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
    朝回金闕,宴集瑤池。

    130 《滿江紅(送湯朝美自便歸金壇)》 宋·辛棄疾

    瘴雨蠻煙,十年夢、尊前休說。
    春正好、故園桃李,待君花發。
    兒女燈前和淚拜,雞豚社里歸時節。
    看依然、舌在齒牙牢,心如鐵。

    古詩三百首女子閨怨組詩

    131 《滿江紅(詠白蓮)》 宋·葛長庚

    昨夜姮娥,游洞府、醉歸天闕。
    緣底事、玉簪墜地,水神不說。
    持向水晶宮里去,曉來捧出將饒舌。
    被薰風、吹作滿天香,誰分別。

    132 《水龍吟(牡丹有感)》 宋·陳著

    好花天也多慳,放遲留做殘春主。
    豐肌弱骨,晴嬌無奈,新妝相妒。
    翠幕高張,玉闌低護,怕驚風雨。
    記年時、多少詩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

    133 《水龍吟(牡丹有感)》 宋·陳著

    好花天也多慳,放遲留做殘春主。
    豐肌弱骨,晴嬌無奈,新妝相妒。
    翠幕高張,玉闌低護,怕驚風雨。
    記年時、多少詩朋酒伴,逢花醉、簪花舞。

    134 《樂語》 宋·王義山

    ◎壽崇節致語隆興府
    萬年介壽,星辰拱文母之尊;四海蒙恩,雨露寵周臣之宴。
    頌聲交作,協氣橫流。
    與天同心,為民立命。

    135 《踏莎行(櫻桃詞)》 宋·劉辰翁

    珠壓相于,胭脂同傅。
    樊家更共誰家語。
    梢頭結取一番愁,玉簫不會雙雙侶。
    風送流鶯,前歌后舞。
    并桃欲吐含來住。
    雙飛燕子自相銜,會教唇舌調鸚鵡。
    (李商隱詩:“流鶯猶故在,爭得諱含來。
    ”)

    136 《祁奚請免叔向》 先秦·左丘明

    欒盈出奔楚。
    宣子殺羊舌虎,囚叔向。
    人謂叔向曰:“子離于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
    ’知也。

    古文觀止寫人品格

    137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138 《指南錄后序》 宋·文天祥

    德祐二年二月十九日,予除右丞相兼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戰、守、遷皆不及施。
    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計所出。
    會使轍交馳,北邀當國者相見,眾謂予一行為可以紓禍。

    愛國抒情議論

    139 《許發運待制見過夜話》 宋·梅堯臣

    許公運國儲,歲入六百萬,上莫究所來,下莫有剝怨。
    十年無纖乏,功利潛亦建。
    昨除侍從官,卿為磨世鈍。

    婉約寫景抒情

    140 《次韻奉和永叔謝王尚書惠牡丹》 宋·梅堯臣

    大梁有公子,洛陽有游俠。
    昔時意氣相憑陵,不問興亡事栽插。
    栽紅插綠斗青春,春風與開春雨颯。
    兩都富貴不相殊,走馬尋芳何合雜。

    * 關于詩舌的詩詞 描寫詩舌的詩詞 帶有詩舌的詩詞 包含詩舌的古詩詞(32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