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讀書地,近偶脫煙氛。幸保分膰廟,常營葬骨墳。婿佳殊逸少,兒懶過宗文。忽已門前月,僧敲醉亦聞。
老翁處處有,不健復何為。貧戶家家是,能詩始足奇。東坡捐玉帶,白傅放楊枝。新有僧相識,時來說易詩。
清而貧最樂,健以老何傷。短發蓬加雪,貞心菊耐霜。凍吟乏薪炭,醉臥混衾裳。冰檗憐兒女,年皆四十強。
才具雖無用,襟期亦未非。良難營脫粟,誰肯質深衣。為士當知恥,觀人不相肥。還家缺車馬,猶解步如飛。
蹉跎早七旬,老健保清貧。識破元來易,言傳恐未真。但能積陰德,焉用出陽神。釋怨恩須報,天張相吉人。
籠鶴囊琴駕短篷,夏初言別又秋中。一天遙共團圓月,兩地相忘矍鑠翁。朝廷還公黃閣相,江湖乞我白蘋風。金臺乍到朋簪盍,肯系吟箋寄早鴻。
俗坌蝟毛奮,老倦龜殼縮。閉門自著書,此外百無欲。試將雙鬢比,我白君尚綠。固宜斗百篇,醉不問今昨。
花老幾人來,人老花常少。安得似花人,年年陪一笑。
荒山俄積玉,老蚌忽明珠。惟是據枯槁,年來一字無。
展開此卷便開顏,十老詩無一字閒。多少工夫難及處,幾年吟得到其間。
客中枉佳句,三復喜還悲。冉冉歲暮矣,悠悠思何之。桐下不共往,梅花預作期。地爐風雪夜,同訪五峰緇。
為向東林問起居,更詢李白近何如。攜琴想對青霞頂,覓句應巡碧玉除。無復風流陪二老,空憐憔悴似三閭,冰霜凜凜河流斷,安得雙魚送尺書。
白頭身老大江南,已約孤云共一庵。有道故人今隔海,不應龍臥在深潭。編茅固作癡兒計,閉戶全勝俗客談。剩種木奴千百本,不憂土銼冷松龕。
茅屋三間自有馀,置身不合在蓬壺。誰知三尺子童子,解唱一聲于蒍于。割肉向來聞鷺股,合尖今始見浮圖。傳燈事畢歸來好,一歲風波幾日無。
學畫同學書,藝精人已老。三年始向學,一紙未能好。墨淡石不蒼,筆枯松亦槁。芝翁索此圖,遺笑應絕倒。
富貴功名已兩忘,望高嵩華量包湘。還家傲似蒙莊子,定策忠于漢霍光。遠訪交親情益重,共論詩酒興偏長。園亭繼日休車馬,卻悔多年滯廟堂。
出守嘗希阮仲容,剖符仍繼夏侯公。金華舊侶三賢并,綠野先歸二老同。宴會莫如今日盛,唱酬還有古人風。自嗟流落江湖外,不得尊前聽燕鴻。
得時行道貴知終,猛退如公世罕逢。擲棄浮名同敝屣,保全高節似寒松。文章千古追謨誥,勛業三朝鏤鼎鐘。見說新堂頻燕會,故時賓客定相容。
南禪北祖亦何常,足歷微塵自不傷。病腦窮雖居一室,妙緣心已應他方。禽魚固欲求棲息,鳧鶴寧須較短長。京府宰官頻問訊,且將竿木戲逢場。
白布衫韝時節新,嬌鬟豐口綺羅春。滿城菡萏官同樂,午夜簫歌社降神。繼書尋棋三凈侶,聞燈堅坐一閑身。不須強學行春客,兒女多應不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