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谷聲中雨滿籬,催耕不獨野人知。荷鋤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叱犢時。
昔東晉王茂弘諸人,登新亭,望長淮,自謂風景不殊,舉目有山河之異。至今想之,
以退藏心,邀丘壑老。唱酬之間,意已足考。我以倦翼,故應知還。高躅凜然,庶幾是攀。
山氣之微明,湖光之清浚。軒中之人秀而隱,予固未之論。獨是一篇之題,自是于古無所與遜。知益知損,予意猶有儷乎孔門國之哂也。
槐竹之與居,栩栩乎華胥。予方發韓滉之連艫,午陰這繁維,以驅原顯之車。蓋健羨乎一身之閑,所以縱玩乎八體之書。
玉徽十三,維以寓聲。支郎何心,寫脂粉情。漢冢春青,塞霜曉白。千年之悲,表此遺墨。
天上文章一酒星,生平只欠換鵝經。奇才逸思通千古,留待南宮眼為青。
登覽之勝,隨寓有感。野燒之觀,不石俱慘。逞志一快,忘彼物情。是以老氏惡夫佳兵。觀乎觀乎,彼以為觀而予以為懲。
登高而賦,維以思古。二難之風,意健句嫵。黯然塵楮,筆勢軒翥。真兮不諼,我懷陟岵。
菊粲粲兮東籬,連的的兮西風。是皆不受夫一塵之染,而特立于九秋之中。予固喜其潔清而自全,亦以觀筆之妙而句之工也。
太平相張天覺,草圣之神卓牽。幾年嘉禾識奇作,余事猶令墨池涸。仙源三月校雨落,云黑洞深風色惡。夢回滿紙字如昨,喚起龍蛇見頭角。
夾路濃陰野興長,荼醾想見競年芳。至今四月花如雪,猶帶河東翰墨香。
中秘法書之積,自淳化至于崇觀富矣,而未加別也。翰墨博雅之能,自劉米逮于道祖著矣,而未多閱也。
酌言修舊典,刈楚始登堂。百拜賓儀盡,三終樂奏長。想同鶯出谷,看似雁成行。禮罷知何適,隨云入帝鄉。
先生向來落異縣,故人十載不相聞。歸來不但荒三逕,點檢松菊無一存。褁輪回璧豈不好,朝廷禮數優遺老。紅旗黃紙久罷休,青山白云苦死留。
十年松竹暗茶山,君有詩聲舊將壇。食薺誰如東野苦,無氈不奈廣文寒。閉門久詠高軒過,彈鋏今嗟行路難。我亦凋零舊賓客,遺編聊共拂塵看。
紫霄峰上登高節,想見笑談賓主間。我亦于今有遺恨,不隨巾屨上南山。
文章定價如金玉,入手可知高與低。今代師儒晦庵老,許君先達并江西。
季承新寄嶠南詩,君亦南游吊楚累。冰水玉山元自好,蠻煙蜑雨只生悲。
應接有不暇,幽憂能頓除。明當增短日,后且愴離居。恨我平生友,翻成咫尺疏。為生端不易,作客又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