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詩學的詩詞(197首)

    181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楊氏昔為我,老子實似子。
    墨氏昔兼愛,釋迦亦如之。
    孟子辟楊墨,有功此一時。
    似仁與似義,暗傳匪明垂。

    182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離騷謂絕響,此道傳人心。
    外物有鼎革,能言無古今。
    曹劉與陶謝,五柳擅正音。
    李杜與韓柳,一字直萬金。

    183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宋詩孰第一,吾賞梅圣俞。
    綽有盛唐風,晚唐其劣諸。
    牛尾貍無敵,馬蹄鱉與俱。
    龍溪奏思陵,此產臣鄉閭。

    184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我寓侍郎橋,夜枕聞五德。
    四更即不眠,東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閣,千燈破暗黑。
    百八仙林鐘,鼉龍吼其北。
    繄此倚闌人,四海誰我識。
    未能朱晦翁,鄉邦續道脈。

    185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承天寺一碑,宜州萬里走。
    后山與簡齋,各年四十九。
    李杜俱有厄,郊島終不偶。
    今人好作詩,曾不鑒茲否。

    186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吾性能忍窮,所以不仕宦。
    兩紀加一載,考槃歌在澗。
    當車穩杖屨,當肉飽藜莧。
    雖然鮮歡娛,終不墮憂患。

    187 《見李提學所和詩次韻》 宋·方回

    南來藉藉已聲先,遙挹清揚意謂然。
    果見新詩金擲地,始知余子管窺天。
    三書光范門前拜,一斗長安市上眠。
    舊日猖狂俱已矣,輸君衡鑒政高懸。

    188 《普慈學官何子固廨舍有溪月軒明復留詩用其韻》 宋·郭印

    碧霄桂影墮寒溪,賞心正與幽人期。
    憑軒一俯吟思發,雕肝鏤肺成新詩。
    水流月出咸自爾,去來休論東與西。
    句中之眼落第二,紛紛名字俱人為。

    189 《學北堂有海棠一株顏色至佳凋落稍速憶而為詩》 宋·李覯

    來時初見滿枝紅,璧碎珠沉幾日中。
    宋玉有鄰誠耐事,三年猶在短墻東。

    190 《府學二生求詩》 宋·釋寶曇

    翠柏陰中古泮林,諸生叢里兩南金。
    君今肯山淵騫右,我亦情知籍湜心。
    有一莖齏斯可飽,無三萬軸若為禁。
    明朝我亦東南去,莫雨江湖盡處尋。

    191 《遂安縣興學和詹本仁見贈詩》 宋·孫應時

    萬物野馬相追奔,百年夢境更起仆。
    是中諸妄要掃刮,努力良心自成就。
    舞雩春風沂水側,當日群公切磋究。
    大途九軌自可識,廣居安宅寧當僦。

    192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193 《近聞直學馮子容以家產中丘乘之賦作詩戲之》 宋·王洋

    千古茫茫不可攀,仲尼日月照儒關。
    生前冷灶七日火,身后遺基十萬間。
    寧許富兒通市籍,只求賢士共歡顏。
    那知等級輸邦計,變許顏原見一班。

    194 《疑獨學錄屢過仆言詩又遺以成編蓋區區每有意》 宋·袁說友

    初聞富經術,頗復事風騷。
    作者意不盡,斯人才已高。
    大編來警策,短發對爬搔。
    好語遠相避,獨憐曾幾遭。

    195 《管文徹通易學自冠入場屋垂老未諧文公詩文公》 宋·曾豐

    世業余方冊,天涯只短檠。
    韋編閑里絕,髀肉暗中生。
    憎達終難免,憂貧似不情。
    諸公題品價,自可比連城。

    196 《涂漢英學詩二十余年矣挾近作來示賞嘆之次俾》 宋·曾豐

    三厄五窮能養詩,養之成熟氣混夷。
    不知胸次是三代,可與筆端為四時。
    收拾性情歸大樸,發揮風月出多儀。
    勘符容有一未合,更把大通肯轉移。

    197 《吾宗翔叔學詩知方矣與之商榷次勉之蹈大方焉》 宋·曾豐

    浩劫以來無限詩,牢籠收拾若為齊。
    未離聲病即為韻,猶涉色塵皆是題。
    三代后無濮上,百年前豈有江西。
    子其高出諸公右,恐大高時少放低。

    * 關于詩學的詩詞 描寫詩學的詩詞 帶有詩學的詩詞 包含詩學的古詩詞(19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