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詩書源的詩詞(231首)

    121 《呂成公寬平通鑒佚老三帖贊》 宋·岳珂

    治粹于隆古,元{凱加丶}之懿,根于篤誠。
    世澤未傾,英髦代興。

    122 《謝涪陵劉君舉使君見委北巖常長詩》 宋·陽枋

    雪片冬深玩易編,正公和氣理尤渾。
    八分寫就龍蛇走,巖藤澗樹常蜒蜿。
    蓮蕩飄裾紫陽學,歸來拂拭莓苔痕。
    巖前世事幾興廢,道無今古終長存。

    123 《和清源太保寄湖州潘郎中》 唐·徐鉉

    老大離群一倍愁,谿山風物且淹留。
    {左酉右昷}成春酒誰斟酌,抄得新書自校讎。
    莫似牧之矜曠達,須教子重讓風流。
    恩門舊分知難忘,題取新詩上郡樓。

    124 《題趙尉洞源泉》 宋·許月卿

    歸去來詞書印歷,高風千載汝南評。
    松間風影有地籟,林下炎天無水聲。
    行客詩魂同石瘦,主人心事共泉清。
    明朝遮日長安去,君亦曹裝趣上京。

    125 《寄題婺源程氏得寓亭》 宋·方回

    今醉翁遨古醉鄉,斯亭有路到羲皇。
    九流人品杯中物,萬卷家書膝上郎。
    山意相迎隨步好,花陰獨立滿身香。
    臨風詩思誰能畫,想見津津喜色黃。

    126 《蔡元度話其子能言前世事江晦叔有詩次韻》 宋·李復

    應感隨緣各有因,一源真寂自無塵。
    須知此物非他物,能悟前身是后身。
    叔子探環喬木在,房公發石舊書新。
    區中誰是王文度,訂印曾逢竺上人。

    127 《壽張京尹十首》 宋·彭龜年

    納湖千頃自源流,淡淡春風百尺樓。
    盡出詩書到功業,只今天下矚君侯。

    128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129 《林景云令祖夫妻隨其子各居同日葬》 宋·薛嵎

    真誥巖前舊筑居,夫妻雙化是仙期。
    至今耕隴桑麻地,全似桃源晉宋時。
    窀穸同晨符吉卜,親朋分夜別靈帷。
    詩書孫子名方盛,錦誥重因日未遲。

    130 《李侍郎三和屋字詩次韻為謝》 宋·喻良能

    衛武文章比淇竹,閉閣著書欣仰屋。
    胸蟠載籍馀萬卷,為家五百九十六。
    詞華爾雅騷可奴,議論淵源經可續。
    筆端凜凜挾風霜,齒頰泠泠潄冰玉。
    久知廣大端可法,自顧么微何足錄。
    愿同湛輩附羊公,庶比江西派山谷。

    131 《悼呂居仁舍人》 宋·張九成

    精識高標不世才,泉臺一掩悵難回。
    詞源斷是詩書力,句法端從踐履來。
    西掖北門聊爾耳,春風秋月亦悠哉。
    問君身后遺何物,只有窗間水一杯。

    132 《送孟東野序》 唐·韓愈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
    水之無聲,風蕩之鳴。
    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
    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

    古文觀止議論序文

    133 《東都賦》 兩漢·班固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
    子實秦人,矜夸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圣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
    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
    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

    敘事議論

    134 《戲贈友人》 唐·賈島

    一日不作詩,心源如廢井。
    筆硯為轆轤,吟詠作縻綆。
    朝來重汲引,依舊得清冷。
    書贈同懷人,詞中多苦辛。

    勉勵友人

    135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136 《襲美先輩以龜蒙所獻五百言既蒙見和復示榮唱…用伸酬謝》 唐·陸龜蒙

    洪范分九疇,轉成天下規。
    河圖孕八卦,煥作玄中奇。
    先開否臧源,次筑經緯基。
    粵若魯圣出,正當周德衰。

    137 《三都賦》 魏晉·左思

    總序
    蓋詩有六義焉,其二曰賦。
    楊雄曰:“詩人之賦麗以則。
    ”班固曰:“賦者,古詩之流也。

    辭賦精選地名言志諷刺

    138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39 《益州夫子廟碑》 唐·王勃

    述夫帝車南指,遁七曜於中階;華蓋西臨,藏五?於太甲。
    雖復星辰蕩越,三元之軌躅可尋;雷雨沸騰,六氣之經綸有序。
    然則撫銅渾而觀變化,則萬象之動不足多也;握瑤鏡而臨事業,則萬機之湊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龜龍不能謝鱗介之尊;器有所歸,江漢不能竊朝宗之柄。

    140 《蒙求》 唐·李瀚2

    王戎簡要,裴楷清通。
    孔明臥龍,呂望非熊。
    楊震關西,
    丁寬易東。

    * 關于詩書源的詩詞 描寫詩書源的詩詞 帶有詩書源的詩詞 包含詩書源的古詩詞(23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