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詞元的詩詞(78首)

    41 《元日詞其二·御閣》 宋·晏殊

    屠蘇醴酒盈金斝,郁壘神符衛紫關。
    三境上真垂介福,綿綿洪算等南山。

    42 《元日詞其三·御閣》 宋·晏殊

    南國雕胡奉紫庭,九重樓閣瑞云生。
    丹毫玉策延洪算,八表歡娛四海清。

    43 《元日詞其一·內廷》 宋·晏殊

    玉殿初晨淑氣和,璧池冰解水生波。
    龜臺圣母增年歷,萬壽無疆積慶多。

    44 《元日詞其一·御閣》 宋·晏殊

    鶯谷春風柳上歸,禁闈芳樹漸依依。
    堯年億萬如天遠,萬國歡心拱太微。

    45 《元日詞其三·內廷》 宋·晏殊

    池冰初解雪初消,十二重城曉日高。
    颯颯和風繞珠樹,千年春色在蟠桃。

    46 《元日詞其四·御閣》 宋·晏殊

    習習條風拂曙來,清香猶綻雪中梅。
    屠蘇酒綠爐煙動,共獻宜城萬壽杯。

    47 《胡長民監元挽詞》 宋·范成大

    太學虀鹽舊,中吳翰墨聲。
    關山題柱筆,風露讀書檠。
    夜雨綠荷破,孤墳丹桂生。
    空將擅場手,往記玉樓成。

    48 《黃太守元授挽詞二首》 宋·楊萬里

    五馬新通貴,千牛舊不全。
    豈渠才作崇,從古命懸天。
    半世風波里,清名玊雪邊。
    諸郎俱偉器,樞屬更人先。

    49 《黃太守元授挽詞二首》 宋·楊萬里

    我忝通家子,公如父行親。
    一書雖不欠,半面遂無因。
    旅櫬千江遠,銘旌兩竹新。
    慶門寧有此,造物豈其仁。

    50 《元樞陳叔達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淡墨名何早,洪鈞轉稍遲。
    藝文追伏鄭,德業望皋夔。
    寔是常求是,多聞更闕疑。
    斯民先覺者,人代舍公誰。

    51 《元樞陳叔達挽詞二首》 宋·周必大

    聯事麟臺里,論心鶴禁中。
    賢愚雖有異,出處不無同。
    解后橋山日,凄涼浙水風。
    兒孫看競爽,閉戶慶方隆。

    52 《傷春詞寄紫元四首》 宋·白玉蟾

    幽人抱膝掩柴門,八九漁家煙水村。
    坐對青山兩無語,春風春雨送黃昏。

    53 《傷春詞寄紫元四首》 宋·白玉蟾

    幽人何事苦傷春,春雨無端愁殺人。
    不但幽人獨愁怨,江頭多少柳眉顰。

    54 《傷春詞寄紫元四首》 宋·白玉蟾

    孤村古館雨凄凄,客里愁聞烏夜啼。
    枕冷衾寒才閉目,春風吹轉夢魂迷。

    55 《傷春詞寄紫元四首》 宋·白玉蟾

    望眼生花淚已枯,青衣也合遞歸書。
    客情無奈春風雨,更問春空有雁無。

    56 《魯元翰中大挽詞二首》 宋·蘇轍

    遺直誦家聲,持心本至誠。
    何勞求皦察,所至自安平。
    氣象余前輩,才華屬後生。
    飛騰看諸子,相繼亦公卿。

    57 《魯元翰中大挽詞二首》 宋·蘇轍

    十年初見范公園,知與錢塘結弟昆。
    樂易向人無不可,疏慵憐我正忘言。
    南遷卻返逢北渡,遠聘相過適近藩。
    無復放懷嘩笑語,挽詩空寄淚潺湲。

    58 《元絳參政挽詞》 宋·蘇轍

    吳越朝天功在民,當年卿相亦仁人。
    曾孫終與元豐政,故老猶知異代因。
    吏治清明開白日,文詞俊發吐青春。
    鄴都従事堂中客,涕灑高原柏子新。

    59 《丁元珍挽詞二首》 宋·曾鞏

    翰墨金聲遠,神情玉氣溫。
    節廉貧愈見,風義老彌惇。
    舊學資詳正,新儀屬討論。
    誰憐一麾出,終不反修門。

    60 《丁元珍挽詞二首》 宋·曾鞏

    從軍王粲筆,記禮后蒼篇。
    謾有殘書在,能令好事傳。
    鵬來悲四月,鶴去遂千年。
    試想長橋路,昏昏隴隧煙。

    * 關于詞元的詩詞 描寫詞元的詩詞 帶有詞元的詩詞 包含詞元的古詩詞(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