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訴冤的詩詞(41首)
21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3
《聲無哀樂論》 兩漢·嵇康
有秦客問于東野主人曰:「聞之前論曰:『治世之音安以樂,亡國之音哀以思。
』夫治亂在政,而音聲應之;故哀思之情,表于金石;安樂之象,形于管弦也。
又仲尼聞韶,識虞舜之德;季札聽弦,知眾國之風。
斯已然之事,先賢所不疑也。
感嘆生命
25
《哀扇工歌》 宋·沈作喆
某州竹扇名字著,織扇供官困追捕。
使君開府未浹旬,欲戴綸巾揮白羽。
新模巧制旋剪裁,百中無一中程度。
犀革鐫柄出蟲魚,麝煤熏紙生煙霧。
26
《截臂行》 宋·孫發
吾聞兩臂重於天下不可廢,知之不必子華子。
愚民氣焚胸,一忿敢趨死。
以死視四肢,截臂如去指。
鳴呼巴陵之民何以有此風,疾痛利害人所同。
27
《送唐介謫英州》 宋·徐九思
投荒萬里嶺南行,莫叩天閽訴不平。
忠讜若教無竄逐,奸邪何計竊安榮。
一封疏在銘周鼎,三黜名高重漢京。
最是中霄雷激烈,為君特地發冤聲。
28
《夢蝗》 宋·王令
至和改元之一年,有蝗不知自何來。
朝飛蔽天不見日,若以萬布篩塵灰。
暮行嚙地赤千頃,積疊數尺交相埋。
樹皮竹顛盡剝枯,況又草谷之根荄。
29
《龍角砍和崔公度伯易》 宋·王令
嘗聞螾出軒轅丘,其長百尋圍十牛。
民驚臣愕爭論酬,帝亦謂應土德修。
賜螾傍海連十洲,卑朝食壤暮飲流。
仍命九龍狎其游,視龍有角急起羞。
31
《問春》 宋·邵雍
春歸必竟歸何處,無限春冤都未訴。
欲托流鶯問所因,子規又叫不如去。
32
《吊青溪姑詞》 宋·周文璞
投余兮錄波,彼土偶兮柰何。
余魂兮無依,依余兄兮山阿。
兄姿兮甚雄,青骨兮朱弓。
稱天兮訴余冤,令讒夫兮不終。
33
《送陳糾任滿歸》 宋·姚勉
江西道院春風里,田里嘆愁聲不起。
黃堂太守政如神,館閣掾官清似水。
掾官皆清誰最優,寮中錄參陳太丘。
奮身原自科第出,不比刀筆庸常流。
34
《禽言十詠·如惡》 宋·姚勉
煙林望帝聲思歸,風枝齊后音凄悲。
如何入水化為鳥,猶訴姑惡無停時。
純孝通神泉鯉躍,冤氣感天霜為虐。
蠐螬有味安得珍,婦自不賢姑不惡。
35
《鵑啼曲》 宋·何夢桂
蠶業鑿靈兩丘土,玉壘靈關一荒莽。
杜鵑銜哀訴千古,萬里游魂腥血污。
冤聲無路叫天公,吻血灑地花為紅。
巴江東下流無極,目斷巴山歸不得。
38
《憎吏行》 宋·陳藻
人逢胥吏面,唾欲搗其胸。
傷哉彼何罪,造化生蛇蟲。
田宅世無有,妻孥腹屢空。
人家詞訟起,踴躍時命通。
39
《訟田行》 宋·陳藻
樂軒世俗文不工,場屋此生難遭逢。
百年餓死真可惜,人命只在田畝中。
遠行直到西融州,客裝收拾來歸休。
江灘象窟百無憂,卻陷人心危險頭。
40
《義馬冢》 宋·艾性夫
訴得冤伸意始休,敝帷埋骨幾經秋。
獸心猶辦死報主,人面卻甘生事仇。
作傳自應班豫讓,論功何止及留侯。
世間義字無人識,寫在荒丘馬冢頭。
* 關于訴冤的詩詞 描寫訴冤的詩詞 帶有訴冤的詩詞 包含訴冤的古詩詞(41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