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觀的詩詞(794首)

    701 《浙中饑甚六月一雨頗慰》 宋·林景熙

    雨余燈火坐茅齊,此夕田家有好懷。
    造物心終扶畎畝,蒼生命已墮顛崖。
    燕山漕粟初航海,浙水移家半人淮。
    貞觀三錢誰復識,擁衣數起望臺階。

    702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703 《捕魚圖歌》 明·李東陽

    貧家捕魚多用罾,富家捕魚多用網。
    貧家不如富家利,一網得魚長數丈。
    江花夾岸江水深,此時尺魚如寸金。
    岸高罾小扳不足,漁歌哀咽愁人心。

    704 《悼竹》 明·李東陽

    園南舊植千竿綠,高者如墻大如屋。
    風狂雨急墻屋翻,干折叢低共傾覆。
    忽驚舞罷鴻門會,怒斗紛紛碎蒼玉。
    復似驪山墜石余,數百書生葬坑谷。

    705 《長江行》 明·李東陽

    大江西來是何年,奔流直下岷山巔。
    長風一萬里,吹破鴻蒙天。
    天開地辟萬物茁,五岳四瀆皆森然。
    帝遣長江作南瀆,直與天地相周旋。

    706 《徐州洪蘇墨亭書坡老石刻后(有序)》 明·李東陽

    “郡守蘇軾、山人張天驥、詩僧道潛月中游”題名十六字
    ,在徐州百步洪岸石,石半入水,水落輒隱隱見沙沫間,篙師漁人不能識,而崖石險絕,又非士大夫所暇尋閱者,故于世無傳焉。

    707 《張宛丘寄衣曲》 宋·艾性夫

    要識關雎樂不淫,勿疑漢上有題衿。
    思無邪是觀詩法,一笑先生欠古心。

    708 《師安撫生日》 宋·晁公溯

    鼻祖始謀遠,承家積慶長。
    青霜元不墜,玉樹久逾芳。
    氣驗三嵎秀,祥占五世昌。
    向來蜀父老,久憶漢文章。

    709 《懷浙中兄弟》 宋·晁公溯

    昔游楚澤窺衡湘,飄然欲返川無梁。
    途窮問津西入蜀,十年一過如風狂。
    欲知滯留視草木,來時尺許今人長。
    石龜尚有懷海心,茍非達者寧無情。

    710 《和林叔己詠福壽林塘韻謝楊守舉狀》 宋·陳淳

    漳臺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壽飛雙虹。
    壽山左蟠氣蔥蔥,福山右峙狀窿窿。
    中有洞壺出塵蹤,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減杜陵門城東,未數漆園舊崆峒。

    711 《西征過仙霞雪晴》 宋·陳淳

    自入仙霞十里程,滿山晴雪射虛明。
    路從寶貝洞中去,人在瓊瑤世界行。
    枯木競傳千狀巧,荒崖亦作十分清。
    回環四望真奇觀,識破乾坤灑落情。

    712 《湖齋對蓮》 宋·陳淳

    平湖花葉亂相撐,恰對幽齋小榻清。
    萬綠淺深非作意,千紅濃淡總無情。
    好觀物態群嘉萃,從識乾元一理生。
    佔畢暇余時與玩,會予心處有誰評。

    713 《題李杜畫像》 宋·陳棣

    吟詩莫學李太白,千首萬言皆酒色。
    吟詩莫學杜拾遺,一生抱恨長嗟咨。
    二豪胸中有佳趣,詩酒聊以發其悟。
    世人有眼誰識真,第見詩篇不見人。

    714 《初到漁滄溪》 宋·陳宓

    平生不到滄漁溪,邂逅相逢如有約。
    遠觀已得環岫奇,俯瞰未識游魚樂。
    倚欄初試一銖餌,便有纖鱗最先覺。
    須臾蟻雜復蜂屯,短鬣輕鬐恣騰躍。

    715 《火田鄭次山貧士也有燕坐之處五為賦之·槁木》 宋·陳文蔚

    夜半一陽動,萬木總皆春。
    當觀向榮意,從此識吾仁。

    716 《歸自明遠醉中作》 宋·杜范

    觴豆論交今豈無,肺肝相與古來少。
    我今宦游雙溪上,一見為僚盡傾倒。
    吏塵終日何沒沒,休汗有盟方皦皦。
    點檢春事今幾何,殘紅滿地紛不掃。

    717 《秋晚雜書三十首》 宋·方回

    我不識淵明,但以菊觀之。
    白露化為霜,百草忽已萎。
    始見南山松,青青虬龍枝。
    眷此粲然英,凜有千尺姿。

    718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寂靜無所為,宴坐觀我天。
    此心儼不動,豈即非圣賢。
    孰謂軻也死,斯文遂無傳。
    鳳麟有嘴角,煎膠寄遺編。

    719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聽雨勝觀雨,觀雨須高樓。
    細雨或終日,高樓令人愁。
    不如空齋夜,聽雨詩思幽。
    萬葉鳴颼颼。

    720 《以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為韻賦十詩送趙然然》 宋·方回

    所謂先天易,諸人識不破。
    獨一觀物翁,入手不放過。
    太極是生兩,然后品物播。
    參以邵子言,佛老義自墮。

    * 關于識觀的詩詞 描寫識觀的詩詞 帶有識觀的詩詞 包含識觀的古詩詞(79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