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觀的詩詞(794首)
201
《過王濬墓》 唐·李隆基
吳國分牛斗,晉室命龍驤。
受任敵已滅,策勛名不彰。
居美未盡善,矜功徒自傷。
長戟今何在,孤墳此路傍。
不觀松柏茂,空馀荊棘場。
嘆嗟懸劍隴,誰識夢刀祥。
203
《奉和薦福寺應制》 唐·宋之問
梵筵光圣邸,游豫覽宏規。
不改靈光殿,因開功德池。
蓮生新步葉,桂長昔攀枝。
涌塔庭中見,飛樓海上移。
聞韶三月幸,觀象七星危。
欲識龍歸處,朝朝云氣隨。
204
《函谷關》 唐·宋之問
至人□□識仙風,瑞靄丹光遠郁蔥。
靈跡才辭周柱下,祥氛已入函關中。
不從紫氣臺端候,何得青華觀里逢。
欲訪乘牛求寶箓,愿隨鶴駕遍瑤空。
211
《贈別高三十五》 唐·李頎
五十無產業,心輕百萬資。
屠酤亦與群,不問君是誰。
飲酒或垂釣,狂歌兼詠詩。
焉知漢高士,莫識越鴟夷。
219
《古大梁行》 唐·高適
古城莽蒼饒荊榛,驅馬荒城愁殺人,魏王宮觀盡禾黍,信陵賓客隨灰塵。
憶昨雄都舊朝市,軒車照耀歌鐘起,軍容帶甲三十萬,國步連營一千里。
詠史懷古
220
《送郭處士往萊蕪,兼寄茍山人》 唐·高適
君為東蒙客,往來東蒙畔。
云臥臨嶧陽,山行窮日觀。
少年詞賦皆可聽,秀眉白面風清泠。
身上未曾染名利,口中猶未知膻腥。
今日還山意無極,豈辭世路多相識。
歸見萊蕪九十翁,為論別后長相憶。
* 關于識觀的詩詞 描寫識觀的詩詞 帶有識觀的詩詞 包含識觀的古詩詞(79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