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能的詩詞(1620首)

    981 《次韻棠美述志》 宋·晁補之

    仲子甘心織屨避萬鍾,淵明不肯折腰為五斗。
    一年鴻雁識來往,終日沐猴何去取。
    甥詩意慕兩君閑,讀書要在存心久。
    平生所談性命奧,長棄不憂金石朽。

    982 《復用前韻答明略并呈魯直》 宋·晁補之

    廖君憤世談刺口,人言寧食蔥三斗。
    軒然齃鼻頤隱肩,日日醉市驅驢還。
    我初目病視彷佛,望君有異大人間。
    新豐兩行惜不上,竹林風來虛自賞。

    983 《復用前韻遣懷呈魯直唐公成季明略》 宋·晁補之

    涇水為渠食萬口,一石論功泥數斗。
    嗟涇獨不似渭閑,安流赴海又西還。
    天下楩柟盡隆棟,何如櫟社不材間。
    無能飽食猶天上,巧智憂勞緣利賞。

    984 《魯直復以詩送茶云愿君飲此勿飲酒次韻》 宋·晁補之

    相茶真似石韞璧,至精那可皮膚識。
    溪芽不給萬口須,往往山毛俱入食。
    云龍正用餉近班,乞與麤官誠靦顏。
    崇朝一碗坐官局,申旦形清不成宿。

    985 《試院求李唐臣畫》 宋·晁補之

    有客攜來白團扇,看君畫出翠微峰。
    忽然陂水變陰霧,便有松林吹晚風。
    松林陂水靜何極,何處歸舟天際識。
    韋侯直干儻不難,杜陵東絹那能惜。

    986 《送石梁赴舉》 宋·晁補之

    鶴知半夜雞知旦,歲晚淹留客心亂。
    功名識時貴及早,不忍飯牛衣至骭。
    家居負米有季弟,能視明星弋鳧雁。
    男兒業就可以行,桃李榮時腰綬燦。

    987 《閻醇老作默齋》 宋·晁補之

    凈名良久文殊嘆,此是如來不二門。
    要識結瘖非是默,應知分別亦無言。
    一弦曾得嵇生愧,三復能令孔子尊。
    正復立談封萬戶,時清何害口瀾翻。

    988 《春郊閑望》 宋·寇準

    風騷離處謝知音,公退何妨縱野吟。
    弱柳不能牽別恨,片云應念識閑心。
    沙平古岸春潮急,門掩殘陽暮草深。
    凝望江皋動幽興,數聲鐘磐出西林。

    989 《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 宋·毛滂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
    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990 《隋堤寫懷寄上右丞》 宋·毛滂

    前年買符入函谷,歸來柴車仍露宿。
    似聯石室陳圖書,敢累山公為題目。
    蒼梧只覺波浪高,尺澤那知鱗尾禿。
    已將倦翮謝風云,便擬閒身寄松竹。

    991 《上元夜》 宋·毛滂

    翟輦遙窺日角豐,陽光浮喜散云同。
    海山不動雙龍矯,天信頻頒一鶴通。
    大膽越照臨清景內,唐虞消息笑聲中。
    六街鼓舞誰能強,三尺兒童識帝功。

    992 《送朱朝夫過江北》 宋·毛滂

    愛君如竹可無君,君去吾歸麋鹿群。
    他日漫同千里月,時朝相望一江云。
    余尊尚得須臾語,新句那能款曲聞。
    人到寄書應不識,花間但覓醉參軍。

    993 《重來》 宋·毛滂

    出門聊作書生詠,倚馬猶能梁父吟。
    汾不寧無注書地,秦關已老棄繻心。
    重來樵釣深相識,未遍湖山擬細尋。
    白眼何勞預人事,但知要得酒船深。

    994 《仆罷官東歸過杭州寓六游堂而樓閣倚空江山在》 宋·毛滂

    道人送客過林扃,先識穿云拄杖聲。
    內苑深居無一念,東堂久闊尚余情。
    且欣能善將軍飯,未怪頻翻吏部羹。
    小住家風殊不惡,一江明月看潮生。

    995 《竹枝歌》 宋·蘇轍

    舟行千里不至楚,忽聞竹枝皆楚語。
    楚言啁哳安可分,江中明月多風露。

    扁舟日落駐平沙,茅屋竹籬三四家。

    996 《次韻孔平仲著作見寄四首》 宋·蘇轍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997 《郭綸》 宋·蘇轍

    郭綸本蕃種,騎斗雄西戎。
    流落初無罪,因循遂龍鐘。
    嘉州已經歲,見我涕無窮。
    自言將家子,少小學彎弓。

    998 《王維吳道子畫》 宋·蘇轍

    吾觀天地間,萬事同一理。
    扁也工斫輪,乃知讀文字。
    我非畫中師,偶亦識畫旨。
    勇怯不必同,要以各善耳。

    999 《贈史文通奉議二首》 宋·蘇轍

    有叟住東野,畏人希入城。
    君時共還往,我欲問修行。
    早歲識巖客,近時逢絳生。
    真能訪茅屋,屣履試將迎。

    1000 《送琳老還大明山》 宋·蘇轍

    身老與世疏,但有世外緣。
    五年客江西,掃軌謝往還。
    依依二三老,示我馬祖禪。
    身心忽明曠,不受垢污纏。

    * 關于識能的詩詞 描寫識能的詩詞 帶有識能的詩詞 包含識能的古詩詞(162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