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者的詩詞(1082首)
501
《與元九書》 唐·白居易
月日,居易白。
微之足下:自足下謫江陵至于今,凡枉贈答詩僅百篇。
每詩來,或辱序,或辱書,冠于卷首,皆所以陳古今歌詩之義,且自敘為文因緣,與年月之遠近也。
仆既受足下詩,又諭足下此意,常欲承答來旨,粗論歌詩大端,并自述為文之意,總為一書,致足下前。
504
《二鬼》 明·劉基
憶昔盤古初開天地時,以土為肉石為骨,水為血脈天為皮
,昆侖為頭顱,江海為胃腸,蒿岳為背膂,其外四岳為四
肢。
四肢百體咸定位,乃以日月為兩眼,循環照燭三百六十骨
505
《觀棋大吟》 宋·邵雍
人有精游藝,予嘗觀弈棋。
筭馀知造化,著外見幾微。
好勝心無已,爭先意不低。
當人盡賓主,對面如蠻夷。
509
《六詠詩》 明·憨山大師
心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511
《陌上桑》 明·李攀龍
日出東南隅,照我西北樓。
羅敷貴家子,足不逾門樞。
性頗喜蠶作,采桑南陌頭。
上枝結籠系,下枝掛籠鉤。
512
《答梅圣俞問隱》 宋·謝絳
圣俞一幅書,間我小隱居。
小隱詎有異,筑室數畝馀。
巖壑不峻崒,田園非美腴。
所欲近丘墓,歲時來掃除。
514
《淮民謠》 宋·尤袤
東府買舟船,西府買器械。
問儂欲何為,團結山水寨。
寨長過我廬,意氣甚雄粗。
青衫兩承局,暮夜連勾呼。
515
《迓楊誠齋》 宋·王自中
江東使者行部歸,信帆一只槳四枝。
昨夜水深泥三尺,系在誰家屋外籬。
我欲遣人問消息,個樣船多人不識。
卻有一事差事徵,隔船聽得哦詩聲。
516
《古意》 宋·李新
虎頭自食肉,何在識一丁。
五言織巧詩,便嘆當長城。
讀書發早白,不讀鬢晚青。
窮邊物蕭條,鳥雀下空庭。
雖亡好事者,勿廢草玄經。
517
《送劉改之》 宋·王居安
名滿江湖劉改之,半生窮因只吟詩。
人言季布恐難近,我謂鄭老真吾師。
試令滿飲至酩酊,愈覺高論生神奇。
豪家有財不識寶,貧者識這空嗟咨。
518
《上鄭丞相》 宋·徐儼夫
新樂初濫觴,孰聞正始音。
末流遂滔天,盡入侏離衿。
一夔亦足矣,焉用喧秋吟。
愿洗笙笛耳,悉意尊球琳。
聽者或酣臥,豈識君子心。
鳳兮復觀兮,來儀當於今。
520
《詠保母帖》 宋·王易簡
黃閍斷刻得者誰,雙松下殉方壺螭。
其文記述保母李,云是大令之所為。
點畫安知尚年少,筆不可制從兒時。
當其翰墨托久計,異哉歲月如前期。
* 關于識者的詩詞 描寫識者的詩詞 帶有識者的詩詞 包含識者的古詩詞(10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