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真的詩詞(1465首)

    641 《送務紳禪者分衛歌》 宋·釋梵言

    豁靈明,開正首,脫卻多年骯臭破布襖。
    頂門一劄,眼晴便定動,如今識得無能老天。

    642 《偈》 宋·釋慧光

    不用求真,何須息見,倒騎牛兮入佛殿。
    羌笛一聲天地空,不知誰識瞿曇面。

    643 《喜雨偈》 宋·釋了思

    熇熇炎威遍野飄,流金爍石土山焦。
    精誠不作軒雷轉,孰與人間濟杭苗。
    救旱無方種種求,老龍誰識隱巖湫。
    茅山居士興慈愿,一叱風云四百州。
    衲子相逢競喜忻,應期甘雨一番新。
    了知潤物無窮意,祗在維摩此念真。

    644 《偈頌六十首》 宋·釋曇華

    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
    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645 《答僧》 宋·釋遇安

    欲識曹溪旨,云飛前面山。
    分明真實個,不用別追攀。

    646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
    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647 《偈頌一百六十首》 宋·釋宗杲

    沖開碧落松千盡,截斷紅塵水一雞。
    不識本來真面目,將謂人題德嶠詩。

    648 《偈三十五首》 宋·釋祖珍

    大道只在目前,要且目前難睹。
    欲識大道真體,不離聲色言語。

    649 《誡酒肉慈慧法門》 宋·釋遵式

    南無佛法僧,大慈三寶海。
    我念欲依教,普勸諸眾生。
    莫殺莫食肉,同蘊仁慈行。
    無病保長齡,未來成佛道。

    650 《江纂墓碑》 宋·孫起卿

    家有占冢碑,近自田家獲。
    藏之五六年,未甚見省錄。
    古苔侵文理,封結殆莫識。
    偶然嗟其窮,一一為磨剔。

    651 《江侯邀予作山水書以贈之》 宋·王當

    江侯樂山水,誓卜山水居。
    游戲天目道,箬帽跨蹇驢。
    村童習識之,拍手知且呼。
    行行不知顧,心與山水俱。

    652 《贈相士》 宋·王君謨

    江南橋上相逢處,笑我而今似俗人。
    要識本來真面目,秋風天地一吟身。

    653 《支提禪寺》 宋·王平國

    群峰翠擁古禪關,夾道松篁五月寒。
    欲識天冠真隱處,白云深鎖紫金壇。

    654 《殿廷初考壙同舍約共賦詩》 宋·五邁

    紹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詔。
    大廷許群英,虛心問道要。
    初考凡六員,同時赴宣召。
    宮講絮齋子,典刑真克肖。

    655 《奉酬洪景伯》 宋·謝伋

    屏居常恨造門疏,覿面真如得異書。
    昔年丹筆勘閣本,此日海邦題坐輿。
    幸接好音聞正始,豈惟妙句突黃初。
    道山學士來車騎,還使林僧識佩魚。

    656 《劉盆子》 宋·徐鈞

    操符未識君為貴,解璽方知盜可羞。
    絳服大冠真主出,不先肉袒更何求。

    657 《冬日雜言五首》 宋·薛嵎

    茅檐日出勝重裘,飽飯看山倦即休。
    識得個中真氣味,自然無夢到封侯。

    658 《十二峰·翠屏》 宋·閻伯敏

    秋山黃落春山青,不識仙家云錦屏。
    六銖天衣下拂石,香風馥郁朝真亭。

    659 《游金庭觀》 宋·葉參光

    迢遞人間入路遙,忽窺仙闋絕塵囂。
    事尋奇異彼燕石,文載興崇是晉朝。
    攻藝高樓無笑碩,養鵝靈沼識區蕘。
    英雄雖逐年華謝,萬古真風冠碧霄。

    660 《送熊掌熊白》 宋·葉寘

    熊掌舍魚吾有取,自幼嘗聞子車語。
    飯香獵戶分熊白,妙語涪翁乃能吐。
    世間兩味果稱珍,故人念我肯珍分。
    數千里致良不易,食美真當持獻君。

    * 關于識真的詩詞 描寫識真的詩詞 帶有識真的詩詞 包含識真的古詩詞(146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