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靈的詩詞(626首)

    41 《戲題林靈素書像》 宋·無名氏

    當日先生在市塵,世人那識是真仙。
    只因學得飛升后,難犬隨也上天。

    42 《姑蘇雜詠 涵空閣(在靈巖寺)》 明·高啟

    袞袞波濤漠漠天,曲闌高棟此山顛。
    置身直在浮云上,縱目長過去鳥前。
    數杵秋聲荒苑樹,一帆暝色太湖船。
    老僧不識興亡恨,只向游人說往年。

    43 《山城聞笙簫思靈芝宮事作》 宋·晁說之

    笙簫婉孌落人間,目極靈芝宮不還。
    猶喜遺音吾獨識,且教明月住空山。

    44 《游靈巖山寺》 宋·晁說之

    昔愛屏作山,今愛山作屏。
    還曲不可數,兩目徒熒熒。
    須臾背負巘,恍惝面對陘。
    屯聚陣腳馬,羅列仙女軿。

    45 《靈壁石有未上供者狼藉兩岸》 宋·晁說之

    鳳凰山石與石殊,敕使督貢傾舳櫓。
    擎空不數碧菡萏,媚日寧顧女珊瑚。
    但識天囿簫韶底,豈期汴岸沙礫馀。
    煬帝錦帆幾來往,曾不得汝恨何如。

    46 《吳甥遺靈壁石以詩還之》 宋·曾幾

    閒居百封書,總為一片石。
    窗中列遠岫,所欠者靈壁。
    吳甥手持來,知向何許得。
    鏗鏘發金聲,溫潤見玉色。

    47 《泰靈園書事》 宋·蔡襄

    上元天仗款琳房,靈圃遙傳玉殿香。
    要識年年桃李色,不關春力是恩光。

    48 《望靈壽致拜祖塋》 宋·韓元吉

    白馬岡前眼漸開,黃龍府外首空回。
    殷勤父才紹相識,只問天兵早晚來。

    49 《憩靈鷲道院》 宋·王之道

    黎明發龍門,亭午憩西院。
    冒雨且不辭,寧能避泥濺。
    是行良不惡,此處殊可戀。
    從今山中人,何獨識吾面。

    50 《題識山堂》 宋·陳造

    物之或暌九牛毛,理有適契鶴鳴皋。
    對山眩旋目無主,山靈定笑山不遭。
    廬阜姿態杳莫狀,煙容嵐影翻海濤。
    德人眼力了天巧,離朱眸睨難形逃。

    51 《寓靈峰寺感懷》 宋·鄭剛中

    遙風入林篠,淅瀝生夜愁。
    明月過窗牖,照此虛室幽。
    念從出懷繃,志在承箕裘。
    唯知業書卷,何嘗識戈矛。

    52 《周江州有靈壁石趙蘄州名以玉芝周索詩為賦一》 宋·趙蕃

    論石如論玉,貴德不貴名。
    形似偶爾同,未妨聊置評。
    嗚呼禹甸破,土貢久莫并。
    問公安取此,萬里隨南征。

    53 《病起呈靈舒紫芝寄文淵》 宋·徐照

    唐世吟詩侶,一時生在今。
    不因吾疾重,誰識爾情深。
    解愿衣賒酒,更醫藥費金。
    天教殘息在,安敢廢清吟。

    54 《游雁蕩山八首·靈巖》 宋·徐照

    雁蕩最奇處,眾巖生此間。
    問名僧盡識,得句客方閑。
    洞峻獼猴入,天晴瀑布慳。
    古時山未顯,謝守只空還。

    55 《景靈宮奉安神考御容》 宋·孔武仲

    先帝遺弓劍,威靈在九州。
    方悲風馭遠,已見月衣游。
    別殿笙歌動,中天彩翠浮。
    觚棱參魏闕,氣象擬蓬丘。
    羽衛生幢蓋,都人識冕旒。
    吾君孝心遠,文考百無憂。

    56 《靈照女贊》 宋·釋心月

    盡道家貧賣笊籬,潑天富貴許誰知。
    風前斂手一轉語,未必丹霞識得伊。

    57 《靈濟橋語》 宋·釋印肅

    此渡若非橋,不放眾生過。
    過去現在佛,并西來達磨。
    皆是接群迷。
    直指人這個。

    58 《緣識》 宋·宋太宗

    香湯灑浴更齋清,運動形軀四體輕。
    魔鬼自然生怕怖,神魂必定轉安寧。
    從無入有皆真實,去住何難妙最精。
    五行聚散歸一體,靈源不用苦煎烹。

    59 《緣識》 宋·宋太宗

    無為本從清靜出,知之修煉皆寂默。
    大道玄門幾百般,不拘東西及南北。
    觀其形貌欵共語,風云可變龍與虎。
    靈源欲訪不曾閑,捉得之時為伴侶。

    60 《緣識》 宋·宋太宗

    偃亞松,筆跡高,來更妙,甚奇特,三十年前曾收得。
    上下度量有短長,

    * 關于識靈的詩詞 描寫識靈的詩詞 帶有識靈的詩詞 包含識靈的古詩詞(62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