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識曲的詩詞(670首)

    81 《曲江獨行 自此后在翰林時作·》 唐·白居易

    獨來獨去何人識?廄馬朝衣野客心。
    閑愛無風水邊坐,楊花不動樹陰陰。

    82 《莫愁曲》 唐·李賀

    草生龍陂下,鴉噪城堞頭。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絲系五馬,黃金絡雙牛。
    白魚駕蓮船,夜作十里游。

    83 《明妃曲》 宋·王安石

    我本漢家子,早入深宮里。
    遠嫁單于國,惟悴無復理。
    穹廬為室旃為墻,胡塵暗天道路長。
    去住彼此無消息,明明漢月空相識。

    84 《留題曲親盆山》 宋·王安石

    巧與天成未覺殊,國工施手豈須臾。
    根連滄海蓬萊闊,勢壓黃河砥柱孤。
    坐上煙嵐生紫翠,影中樓閣見青朱。
    為山觀水皆良喻,誰向君家識所趨。

    85 《但能之提荊相別十年,自曲江遠寄二詩,敘舊》 宋·范成大

    憶昔參鸞識俊英,朱旛繡斧盡能名。
    書隨庚嶺一枝寄,句挾韶江九奏成。
    吳粵交馳清夜夢,參辰不隔故人情。
    何時重醉金槽曲,一洗陽關別恨平。

    86 《塞上曲》 宋·陸游

    將軍許國不懷歸,又見桑乾木葉飛。
    要識君王念征戍,新秋已報賜冬衣。

    87 《示鄰曲》 宋·陸游

    北陌東阡好弟兄,耄年幸復主齊盟。
    同嘗春韭秋菘味,共聽朝猿夜鶴聲。
    百世不忘耕稼業,一壼時敘里閭情。
    諸孫識字吾真足,安用鵬摶九萬程。

    88 《于湖曲》 宋·張耒

    武昌云旗蔽天赤,夜筑于湖洗鋒鏑。
    巴滇騄駿風作蹄,去如滅沒來不嘶。
    日圍萬里纏孤壁,虜氣如霜已潛釋。
    蛇矛賤士識天顏,玉帳髯奴落妖魄。

    89 《和王介甫明妃曲》 宋·司馬光

    胡雛上馬唱胡歌,錦車已駕折橐駝。
    明妃揮淚辭漢主,漢主傷心知奈何。
    宮門銅環雙獸面,回首何時復來見。
    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鄉縣。

    90 《明妃曲和王介甫作》 宋·歐陽修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雖能殺畫工,于事竟何益?

    91 《再和明妃曲》 宋·歐陽修

    漢宮有佳人,天子初未識。
    一朝隨漢使,遠嫁單于國。
    絕色天下無,一失難再得。
    雖能殺畫工,於事竟何益。

    92 《和介甫明妃曲》 宋·梅堯臣

    明妃命薄漢計拙,憑仗丹青死悮人。
    一別漢宮空掩淚,便隨胡馬向胡塵。
    馬上山川難記憶,明明夜月如相識。
    月下琵琶旋制聲,手彈心苦誰知得。

    93 《曲肱詩二十首》 宋·白玉蟾

    往昔逍遙在太華,朝餐玉乳看瓊花。
    當年身著六銖服,不識人間有苧麻。

    94 《曲肱詩二十首》 宋·白玉蟾

    不識看經不坐祥,饑來喫飯困來眠。
    玉皇若不開青眼,卻是凡夫骨未仙。

    95 《曲肱詩二十首》 宋·白玉蟾

    跣足蓬頭破衲衣,悶來飲酒醉吟詩。
    廛中走遍無人識,我是東華大帝兒。

    96 《周五聲調曲 角調曲 二》 南北朝·庾信

    匡贊之士或從漁釣。
    云雨之才乍嘆幽谷。
    尋芳者追深徑之蘭。
    識韻者探窮山之竹。

    97 《偶游大愚見余杭明雅照師舊識子瞻能言西湖舊》 宋·蘇轍

    五年賣鹽酒,勝事不復知。
    城東古道場,蕭瑟寒松姿。
    出游誠偶爾,相逢亦不期。
    酉軒吳越僧,弛擔未多時。

    98 《太常樂章三十首其四迎俎奏豐安之曲》 宋·楊億

    麗碑割牲,以炰以烹。
    博碩肥腯,薦羞神明。
    祖考來格,享于克識。
    如聞謦欬,武燕以寧。

    99 《曲江漁者得鱖魚棄之目為師婆魚》 宋·朱翌

    溪友漁翁忍棄捐,卻應游泳得長年。
    遐方未識珍羞貴,不道楊憑已得仙。

    100 《紫芝曲》 元·楊維楨

    商山巍巍,上有紫芝。
    采芝可療饑,何獨西山薇。
    西伯養老去古遠,而獨夫殺士,吾將疇依。
    卯金之子海內威,羅絡齮龁將奚為?平生不識下邳兒,肯從漢邸同兒戲?角里綺里無人知。

    * 關于識曲的詩詞 描寫識曲的詩詞 帶有識曲的詩詞 包含識曲的古詩詞(67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