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識才的詩詞(816首)
782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784
《頌古一百則》 宋·釋正覺
滄海瀝乾,太虛充滿。
衲僧鼻孔長,古佛舌頭短。
珠絲度九曲,玉機才一轉。
直下相逢誰識渠,始信斯人不合伴。
786
《解兄之雪峰禮本師》 宋·釋正覺
南山去見雪峰師,古澗寒泉瞪目時。
徹底無痕才識己,轉身有路復名誰。
子歸父處那求顧,云向山來不待吹。
西舍機鳴聊織錦,梭臍陰陰細飛絲。
787
《逍遙詠》 宋·宋太宗
逍遙我詠杳冥中,萬物齊歸各異同。
曉解精微無所著,先從含識踐真空。
希夷自變剛柔理,述作縱橫道不窮。
剖判三才堪測度,輝華積德上玄功。
788
《再和三篇》 宋·蘇頌
莫嘆潛鱗久在池,已喧才譽滿朝知。
雄辭自可吞云夢,博識應能對仲師。
榮辱早諳真采選,競謙不校古儒棋。
使還即見金門召,況有中和樂職詩。
790
《奚山道中》 宋·蘇頌
山路縈回極險難,才經深澗又高原。
順風沖激還吹面,滟水堅凝幾敗轅。
巖下有時逢虎跡,馬前頻聽異華言。
使行勞苦誠無憚,所喜殊方識漢恩。
793
《送鄭無忌南歸》 宋·蘇頌
我家本南閩,處世若羈寓。
侍親從宦游,東西遷者屢。
因循歷年載,未識南中路。
間歲至都城,始與里儒遇。
797
《摘星嶺》 宋·蘇頌
昨日才離摸斗東,今朝又過摘星峰。
疲軀坐困千騎馬,遠目平看萬嶺松。
絕塞阻長逾百舍,畏途經歷盡三冬。
出山漸識還家路,騶御人人喜動容。
798
《公退三首》 宋·蘇籀
缺然資略每區區,抑冒揚清小小劬。
諏律綱條思濟理,算緡公帑較輸儲。
三科識擢才能顯,八計精研吏治孚。
端有碩生如杜蕢,升堂洗觶降除趨。
* 關于識才的詩詞 描寫識才的詩詞 帶有識才的詩詞 包含識才的古詩詞(816首)